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我認同你的觀點...(恕刪)
小妹不才,無法預估台灣未來房市的走向是日本泡沫化還是香港化的高不可攀⋯⋯
只依稀猶存2008年時,也很多人看衰台灣房市要走向泡沫化,然而事實卻是走了長達十年的大多頭。
但以邏輯推論,對於有剛性需求的買家和租屋族來說,寧願泡沫化,也不願意像香港那樣買不起來得好吧?
至於能不能像香港般房價高到一個誇張程度,那是投資客該煩惱的,跟一般市井小民沒什麼太大關係!(起碼我個人是無所謂的)
至於究竟是拉高薪資容易還是壓低房價容易?
我認為,台灣不走出去都不容易,總結來說還是在於政治問題。
(如果今天我有多餘空屋,卻因房市走空要我賠錢賣房,我寧願低價出租或是養蚊子也不肯讓利呀,何況賤賣!這是人性!)
離題太遠了⋯⋯
租不如買、還是買不如租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選擇的不要後悔就好!
以樓主的狀況,他就是認為租不如買,不管大家認為他計算的基準點合理不合理,他本人覺得值得就好。
而我個人是認為,再怎樣都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因為家裡有親戚長輩到即將要退休的年紀了卻還在租房,他們是遺憾後悔的⋯⋯年輕時也是認為鈔票在口袋最實在,但就像您說的,不懂投資、不懂儲蓄,再多現金也沒用!
不幸一點還被子女嫌棄質疑是否年輕時不夠努力?害得後代壓力也很大⋯⋯
到頭來什麼也沒有!
藉口人人有,爭也爭不完;
自己選的路,咬牙跪著走完就好。
發文只因看不慣一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網民罷了。
ni_lauba wrote:
何必拿一些莫名其妙的數據來騙人? 我之前是海華之星二房二廳屋主, 25坪行情只能租10k 到 12k, 車位2.5k 到3.5K/月租金可扣所得稅, 海華目前行情大約25到30/坪, 你再拿這個數據算算看.
你講的16/坪過領重劃區大概可以買得到.要注意房價持續下跌中, 我看不出來任何"鋼性"理由要現在跳下去背債....(恕刪)
真的是佛心來的房東,給您一個讚!!
算給您看喔:
14.4W/25*25W = 2.3%
大套房您只賺這樣微薄...真的很優質
前面很多建議去投資都5%
真的不要再租人了....
16/坪過領重劃區 --->我覺得太偏遠了,連看都沒看,無法評論您的價格
我也直接說了,我提到的幾個建案,
要議價到16,都不會太困難..
富律時價登錄還很多只有15.X而已耶...
清流達 wrote:
前面說了那是總費用的...(恕刪)
建議樓主買下去就對了。像我們這種傻傻的有需求就買的人,實在無法跟這些精算大師相比。
不過我也傻傻買了三間,一間單身買的,一間結婚買的,一間為了小孩學區從鄉下換到市區買的。怎麼十幾年過去,我的三間房子都沒跌價,平均漲了100萬到50萬左右。
誰願意出來面對?當初誰說會跌價的。

你自己算得沒錯。怎麼樣你都得付出那麼多房租,何不買一買算了。
如果超過1000萬的房子真的不建議買。除非你賺得夠多。
一堆人在那邊說失業怎麼辦?沒工作會被法拍?這些風險租屋都有。
沒工作失業一樣被趕出去。
反正你租屋一樣得付那麼多房租。哪會不一樣。還得隔幾年就被迫搬家。不搬家你還是得付出那些房租。
我這邊的房子進入第19年,要注意的是換磁磚的錢。其他等屋齡邁入30年以後再煩惱吧。現在隨便一間混擬土的房子都可以住超過50年以上。
網路上一堆說不要買房的通常都有一間自己的房子可以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