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負成長,案件一直推,價格一直漲,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有錢的人太多,一堆在買店面空屋來炒作的,當然這是有上限跟變數的,如果政府正式開徵空屋稅,房價應該會暴跌,還有如果利率上升,也會造成房價暴跌,現在一波房價該跌未跌,已經為未來的經濟投下一顆不定時炸彈,何時爆炸不知道,但是很肯定的是威力一定很強勁。
我經常開車經過信義路松德路口的信義香謝,號稱信義區頂極小豪宅(套房)有一次還看到女F4的Fanny"跑步"過馬路,真是雄偉阿,聽說她就住那邊離題了....如果每天晚上經過的話就會注意到,有8成以上的燈都不會亮然後去信義房屋的網站看一下,一堆信義香謝的房子在賣....一堆空屋但是開的都是天價阿,都不知道市場是變的怎樣了@@
賣了!賣了!今天簽約收30%頭期面師大公園高樓層套房x+車位70/wp(折傭4%)賣了好久且賣壓一直釋出每天都煩惱著連租都沒人問雖說40個月前的買進均價50.5/wp但總覺得有暴風雨既將來襲的不祥預感現心中踏實多了雖然現在仍非空手謝謝! 謝謝!(祝大家 有房的都賣到好價格.還沒買到的亦能低價買進)
這一波房市的回溫,先不說投資客來不及反應,連一些中小型的建商一樣看走眼,手中根本就沒有土地儲備來推案,這一點從官方公布的土建融的餘額及近月以來,建照核發的數量,就可以看出端倪.現在這些手腳慢半拍的中小型建商跟投資客,是一面口中看淡景氣,另一手卻忙著獵地(買屋),而地主(屋主)的姿態,相較去年底和今年初,卻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待上一波的餘屋,消化到所剩無幾的時候,建商又無案可推的情況,就只能坐吃山空,不想關門大吉,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去搶地,反正總可以把成本轉嫁出去,最終買單的,不是建商,不是投資客,總是反應最慢的自住型買家.預售市場如此,那成屋市場呢?各國央行從去年中以來,投放出的貨幣增額,少則二成,多則八成,這意味著,你我手中的現金,在可預見的未來,實質的購買力,簡略且直觀的說,將莫名奇妙的被稀釋掉,但我們對此的反應,卻如恍若未聞一般.這是承平時期成長的我們,前所未見的景象,實體經濟的生產部門無法吸納的鉅額過剩貨幣,最終會在資本市場開花,在消費者物價上結果.全世界央行聯手,為了消弭上一個泡沬所造成的傷害,卻又創造出一個本世紀初最大的泡沬,代價是什麼?先掠奪你的財富,再吞噬你的資產.菁華地段閒置的空屋,更說明了這種現象---其實是來自於避險的需求,而非全然為了獲利.買家不是為了微薄的租金收益來決定他們的資產配置,而是恐慌!恐慌自己的現金資產,被這塲世界級的造錢運動,給掠奪的一乾二淨.資金狂潮如果是強心針,那人口就是催化劑,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塲在兩者的交互作用下,己然萌出新生的枝芽,未來的七到十年間,台灣主力購屋族群的總人口,又將進入另一波的高峰期,套一句對岸的用語,所謂購屋的剛性需求,在未來的十年之間,會像啓動的壓力鍋一樣,一天比一天更大,觀望猶豫的需求,會在最後累加至,不可承受之重後,像綻放的煙花般,一次炸開,那將是塲群魔亂舞的盛宴,也將是本世紀最初的華麗.形勢比人強,半點不由人!,也是來本版半年以來,最大的心得和收獲.
20080630 wrote:這是炫耀文嗎,50買...(恕刪) 賣屋實在是心理壓力大接手的是白痴or賣的是白癡or是開口說........是......一字排開三個老闆每個人身價少說都有幾個億二個60餘歲的建築師一個打滾地產界30年的商圈促進會里事長門口的BEXX每一輛都足以買下我一間的套房淡淡的二句話抹煞原想討論的更深入的義函.......勤美樸真.帝寶他們都擁有過.........有趣的是為甚麼買這些小套房?認真的說有錢人的想法是真的跟我们不一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