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快50了,還沒有看過市面上的空屋和餘屋很多,家住台北市大安區師大後面,方圓一公里處少說有100~150間空屋和餘屋,住這裡快50年了,這段時間最為詭異。其他地區也是空屋和餘屋很多,以前家族從事大台北市公寓投資無往不利,30年前在竹北後火車站蓋公寓失敗時就收山了。那時也沒有比現在恐怖刺激。
kcw0123 wrote:問仲介的話 一定跟你說指日可待問居民的話 一定跟你說遙遙無期 在台灣不動產市場買方問仲介,仲介一定說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賣方問仲介,仲介一定說下再不賣,以後再也遇不到更好的價錢了要是把小木偶的鼻子裝在仲介臉上我國太空人不用火箭太空船等設備,爬仲介的鼻子就可以直接登月啦
WonderDragon wrote:已經快50了,還沒有...(恕刪) 隨著時代的變遷,購屋觀念與住屋需求也一值在改變......那一帶公寓屋齡高新成屋規模小,總之就是無法有良好管理,甚至還有小塊地玩偷容積遊戲,將一樓與地下室規劃為停車空間,二樓以上才開始算容積,實際上使用是一樓當店面,樓上住家沒停車位......又逢房價高漲價格開得高高的,一層一戶50坪通常開價3000以上,這樣的房子誰下得了手?或是基地稍大一點但無法做到坡道平面停車,機械升降已不稀奇,很多都已「進化」成倉儲式停車......大大可以再觀察看看,大安區管理良好的大樓空屋率是否有這麼高?與大安、信義相臨的文山區前幾年也推了好幾個高價案,以當地人來看那麼高價賣給誰?事實上銷售還不錯!客源哪裡來?很多是信義、大安來買的,因為市區內已經找不到較具規模與完整的社區,加上價格跟市內比起來還是有一段距離,所以很多在地人買不下去反而被外來客買走了,最近新店推的幾個建案也有類似的情況.......走進接待中心大概會先被問住哪裡?含蓄一點的問從哪裡來?擺明就是賣外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