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dora818 wrote:我一直覺得現在的牌價都應該打七折才合理 不知道這想法會不會殺太多??...(恕刪) 還是看個案吧,炒作"熱賣"最誇張的"玉上園",我認為7折價才符合它將來完成後的價值(42x0.7=~29);哄抬最離譜的"士林官邸",恐怕要打到6折才不算被貴到了吧?(300x0.6=~180),不過這些梟雄型的建商對媒體包山包海,小蝦米很難不被牽著鼻子走。
Behonest wrote:還是看個案吧,炒作"熱賣"最誇張的"玉上園",我認為7折價才符合它將來完成後的價值 (42x0.7=~29);哄抬最離譜的"士林官邸",恐怕要打到6折才不算被貴到了吧?(300x0.6=~180),不過這些梟雄型的建商對媒體包山包海,小蝦米很難不被牽著鼻子走。 小蝦米不太可能看到士林官邸那種東西會去買的人,也都是財力雄厚的財主跟建商之間一定是有某種程度的鬥法。另外,不管最後他們成交價多少,最後對外宣稱時,搞不好都是 300萬/P,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吧?
豪宅是有其"特殊"的市場需求。許多表面風光的人,背後都有其不可說出的財務痛苦及壓力。合約300萬/坪,總價簽7億,銀行借出6億,實際建商私下只1.5億即成交賺錢走人,故可套出銀行4.5億。可解決很多現金流量不足的危機。部分有問題的公司、個人是用此方法解決財務困境,等疏困後再調整體質。
建商不是黑道就是政治人物,進去亂砍價, 要求打幾折, 小心出來就被一群黑衣人照要求把人打成幾折.這年頭治安不好, 開高高給你還跟你說愛買就買, 嫌貴滾出去,殺個幾萬就是一頓白眼, 弄得房價跟跟麵攤一樣, 不會有人吃麵要老板便宜一點吧.台灣推行不二價多年, 看看這幾年的房價, 在仲介與建商聯合下, 慢慢反應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