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photo wrote:
話說..小弟見識淺薄...(恕刪)
灌漿 ! .....
83年在中華路捷運工地, 曾因地下水流失掏空鄰屋地基致傾
那時我幫作測量工, 灌漿法有補救回來 (整條中華路, 灌了三億元)
http://www.twce.org.tw/info/%E6%8A%80%E5%B8%AB%E5%A0%B1/175-3-1.htm
建築物傾斜扶正之工法選擇須考量結構型式、結構現況、地層狀況、基礎型式、施工性及是否可能造成結構體二次傷害,並考量建物之長期穩定性等因素。
一般扶正之工法有壓力灌漿工法、洗土工法、加載工法、側撐工法、千斤頂頂昇工法及托底工法等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1.請土木技師公會來鑑定房屋是否有傾斜(具公信力)
有 -考慮建商方案
1. 換屋 (你家女王打槍)
2. 全額退費 (個人建議最直接方案) 無金錢損失 無額外承擔風險,多負擔時間成本另外找房子
3. 建商全權負責房屋扶正再加上賠償金
建商當下的賠償金永遠小於你的風險保證金(車子也是)
而且你是蓋在地球上,不是蓋在建商他家樓上(在樓上的話房子垮了也要壓扁你XDDD)

全額退費+1
房屋有重量 若新成屋地基已經傾斜,台灣的房子很少在岩盤上,未來數年內會慢慢下沉數公分.
若原來地基不穩固,抑或山坡地,周邊環境以及水土保持是攸關結構物的一個大問題. 另外個人考量的要點,靠山水不居,請勿小看大自然的力量.
另外選擇山坡地的房子,除了結構安全上的顧慮之外,另外也需考慮到攸關生活的部分如上述大大所說,
採光通風以及濕氣,還有環境..等因素問問鄰近的住戶一年四季住下來最方便的以及最不方便的情報來參考.
夏季光是日曬跟濕氣的問題,你家女王可能也會先打槍你,為啥常下雨,日曬又不足衣服曬了一整天還不乾,(除非版大自己洗衣服 XD)或者冬季來臨,家中通風不足,牆壁地板反潮,或者濕氣太重.又或夏季蚊蟲孳生,蟬鳴鳥叫吵得你天天加班晚上又睡不著...上述是小弟所在意的生活環境,而不僅僅只是有大院子而已.還有以後小孩活動的空間,環境.未來上學的地點遠近(除非不生小孩)否則未來五年的家庭人口結構變化,您會需要考慮進去的 (還有最重要的鄰居)
補充扶正的疑慮,(如果真的有斜的話)
以下文章引用自 http://www.twce.org.tw/ (土木技師公會)有問題請指正
建築物傾斜採用扶正工法復原時,其是否適用應考量有下列因素:1.建築物結構系統之型式。2.結構體損壞狀況。3.基礎基礎與穩定性。4.地層性質。5.施工方便性。6.是否可能造成結構體二次損害。7.建築物長期穩定性。8.現住戶居住使用功能與安全性。必要時須估列搬遷費與租金費,及其他可能之衍生用。
建築物傾斜採用扶正工法之施工步驟如下:
1.建築物高程及傾斜測量。
2.依所採用之扶正工法及灌漿材料,視需要補強基礎版或拆除重作一樓底板,以提高承壓能力。
3.建物扶正工程-建物扶正工程乃於一樓底版或基礎版下方佈設灌漿孔。採用水泥漿與水玻璃或其他藥液灌注工法,施工時需注意每日扶正之速度不得太快,以免造成梁柱結構之損害。建物扶正後,各灌漿孔再灌注水泥漿,故建物扶正兼具地質補強效果,完工後建物不易再度發生差異沉陷而傾斜。
4.相關損壞修復工程-建物扶正乃將建物較低一側抬高,因而外地坪、水溝、水管、電線管、瓦斯管皆會破壞而需更新或重作。
5.測量與監測作業-建物扶正工程需每日緩慢且均勻抬高建築物,故工程期間每日開工前與後需進行二次柱底高程測量、建物傾度盤與建物垂直測量等監測作業。
6.結構安全鑑定-為確保建物扶正工程施作之工程品質宜委託專業技師監造,建物扶正完工後,出具安全鑑定報告書。
7.住戶搬遷費與租金-建物扶正乃於一樓施作,二樓以上住戶可正常生活不受影響,但施工層住戶需搬離,以供建物扶正施工。估計建物扶正工程約需4個月(搬運、補強基礎版及混凝土養護約2個月,而建物扶正工程約2個月),故需編列住戶搬遷費與租金。
無 -
淺知拙見 參考參考嚕~~~ 龍崎
道本無遠近,曲直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