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李述德今天指出台北市房市交易平均單價8月跌幅1成,9月更擴大至2成,不是說不會跌?


belle0508 wrote:
聯徵中心各月份資料通常在2.5至3個月後才完整,台北市8月平均成交價為每坪48.17萬元,5月(奢侈稅施行前)每坪53.52萬元, 聯徵中心的9月初步統計顯示,台北市平均成交價每坪41.96萬元,
跟五月比跌幅更達兩成, 這.......(恕刪)


台北市有跌這麼多嗎

一點感覺都沒有啊

firedragon wrote:
換個角度想如果李述德...(恕刪)



我只在乎數字的可信度,發佈數字的動機不在考量之列

除非你認為李提出的這數字會因為他的動機而造假

不然動機真的不用去考慮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一隻大象,各自表述。
你摸腿、他摸鼻,我摸耳朵,這就是大象啊~~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要看數據取樣及計算的方式,才知道有沒有參考性

現在幾個數據來原先看一下

1.地政局由人民自願性申報
之前查過某一個區的資料,季移轉件數大概是300左右,但是季登記願意公開價格的件數大概是20件

2.房仲(聽說是顧客自願申報,再由仲介篩選,這點需要業內知情人士協助確認)
公布數量比上面的更少

3.聯徵中心(貸款的鑑價,部分不貸款的物件會無法被呈現,營行收房地產銀根時都會受到影響)

上述三者,如果財政部引用聯徵中心提供的資料是整體全部資料或隨機篩選的平均值的話
(非像上述兩者有人為篩選的疑慮在)

那應該是相當具有參考價值,代表市場平均單價往下修方向是確定.

可惜一般人民查不到更詳細由聯徵提供的分類及分區統計資料(非個別資料),不然可以更清楚看到市場的狀況.

我覺得公布聯徵中心的全體統計資料(非個別資料),會比實價登陸快而且有效,畢竟銀行端承受的風險不低,銀

行端鑑價原則上比較可以反映市場真正的狀況,當然可以兩邊(地政及聯徵中心)都勾稽會更能確認市場走向.

我老了,你長大了
那請李R去幫我用78折買sogo旁金店面, 我可給他2%當commission.

belle0508 wrote:
今天中央通訊社的新聞...(恕刪)
售:很多AV產品
按照這個資料
四五月每坪 54 萬買的房,到九月分別跌到剩 42 萬
如果當初 30 坪買 1620 萬,九月份只剩下 1260 萬

早四個月買價差竟然到 360 萬
自住...有差 orz
1成?2成?
好吧...當時自己買的價錢,完全沒這跌幅
不知道這一成兩成是在哪邊跌的

房價交易未透明化,只有公佈選擇性資料,鑑別度太差.
且聯徵的應該也沒包括現金價.

目前仍舊只有可鑑別的法拍價可信,其他的都是ooxx.
放空真難,GG老愛攪局.
信義房屋公佈的成交行情同一大樓7月和8月成交價是有跌1成。

belle0508 wrote:
今天中央通訊社的新聞...(恕刪)

標準的選舉口號吧....
我們打房有成.......
然後又記上一次政績......
拍照..然後作秀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