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苦工 wrote:
德國以法律機制來限制房仲業者的營業自由,法律規定「指導價」,凡是房仲開價超過「指導價」20%,就犯了《經濟犯罪法》;若是超過50%,更是犯了《聯邦刑法》。
那什麼是指導價呢
指的是各類房產價格並不是由房仲說了算,而是由獨立的地產評估師來評估認定。德國政府並設立房地產公共評估委員會,為不同地段、不同類型的物件制定詳細的價格範圍。因此,在德國當房仲得時時注意開價是否超過「指導價」,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誤觸法網。
要是台灣也這樣多好啊
台灣留學德國的民商法學者相當多
要照抄不是難事
但移植台灣會多好
我們來演義一遍
首先台灣有不動產估價師
平均一個人負責一條路指導價的估價好了
一間房算一千萬,一棟樓算二億
一條路的房價值二千億
估價師大筆一揮1%
就是20億之譜
此時紅包黑箱就會出現了
接下來
如果指導價1000萬
我是屋主我不想賣啊
但就有人想買
怎麼辦?
還不簡單
買賣價就寫1000萬
再約定200萬另外付(黑市出現了)
不過就是現行公契私契的翻版而已
當然啦
有刑責嘛
檢警調可以介入啊!!
看看一年台灣有多少件買賣移轉
我們大概要再多養十倍的司法人員(踩縫紉機?-今日新聞)
用亟高的稽查成本社會代價
這樣就實現居住正義了?
回頭看看被神格化的德國房價吧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b5-c4907d7692f94442a30d34ab7f7b1973.html.%E5%AF%B8%E5%9C%9F%E5%AF%B8%E9%87%91-%E5%BE%B7%E5%9C%8B%E6%BC%A2%E5%A0%A1%E9%83%A8%E4%BB%BD%E8%A1%97%E5%8D%80%E6%88%BF%E5%83%B9%E5%A2%9E%E9%95%B744-.html
據石荷州建設銀行(LBS)和漢堡F+B研究所的聯合調查,去年漢堡部份地區房價增長44%,最貴的地段是港口新區,增長最快的地段是漢堡北邊的Alsterdorf,HafenCity和阿斯塔湖邊的Harvestehude。目前房價便宜的地段是易北河南部或東部。(地產評估師該被槍斃了!!??)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48331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1019/KFNCOUO3L397I.shtml
德國地方法院最新拍賣數據顯示,一套位於柏林郊區102平方米、價值8.6萬歐元的公寓,在買家的競相爭搶下,最終以高於原價3倍的價格成交。據Engel & Volkers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的過去12個月內,柏林房價同比上漲20%,德國整體房價同比上漲6%。在近3年間,柏林平均房屋銷售價格累計上漲高達37.5%。(指導價不敵法拍價??)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2081500171.html
短期內避險資金潮或將繼續湧入德國房市,其中又以居民在5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房價漲速將最為明顯。(指導價不敵避險資金??)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308/9115329.html
沒有人比德國人對本國物價更有信心:很多人甚至有錯覺這十年來房價就像牛奶一樣沒漲過價。可最近的一份統計報告讓德國人大跌眼鏡:德國房價六年翻番。2007年柏林的平均房價是每平方米1491歐元,到了2012年是2859歐元(約2.32萬人民幣)。(指導價六年漲一倍??)
http://gb.cri.cn/27824/2013/03/18/6251s4055975.htm
柏林负责城市发展的参议院管理局17日对媒体说,外国投资商对柏林房地产市场很有兴趣,去年对德国房地产投资额达到5年来最高,买主来自国外的房产销售额达到111亿欧元,比上年提高了将近70%,其中有16亿欧元流向柏林房地产市场。(刑責刑責全拉出去斃了)
乾脆實行共產主義好了
人民公社
大鍋飯
按需分配按勞分配
有人分配到大安森林公園旁邊
有人分配到邊疆開墾--知識青年下鄉去
而我...還是存點金條....我要"分配"到帝寶
這樣超公平的
.....認真分格線....
我說說我所知道的德國房市好了
有錯請指教
德國人不想買房?
錯了
有房子的人在德國也是種成功身分的象徵
如果有個三十歲的人能買間房子
別人投以的是羨慕的眼光,而不是同情的眼光
但為何房價相對其他國家較低
主要是持有成本過高
以及貸款模式的不同
德國普遍的貸款年限是十年
也就是說十年內要清償房貸
請試想看看
台北房價腰斬好了
有多少人能在十年內清償房貸的?
還有,別忘了德國也曾經歷長年不景氣
用提高持有成本壓抑房價的結果是
德國人很正義的向奧地利房東(http://ppt.cc/Q9Yh),俄國人房東(http://ppt.cc/FQY3)或中國人房東租房子
至於交易成本
反正下一手賣給阿拉伯酋長,轉嫁給他就好了
心動了嗎?
乾脆去德國買房好了
http://www.juwai.com/DEproperty
moneynienjinjin wrote:
主要是持有成本過高
以及貸款模式的不同
德國普遍的貸款年限是十年
也就是說十年內要清償房貸
請試想看看
台北房價腰斬好了
有多少人能在十年內清償房貸的?
...(恕刪)
這是國家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跟貸款模式沒有太大關係
台灣在30~40年前
貸款也是10年或15年就要清償
除了某些特定對象(國民住宅)會用到20年
況且那時候利率超級高的(印象中有7~8%)
也沒聽說發生很多人都繳不出的案例
主要差別在當時就業環境處處都是機會
只要你肯拚,出賣勞力換取高收入都不是問題
現在則是政府帶領企業.財團
共同剝奪年輕人的機會
要不
薪水如果是合理的
台北市的房價3000萬也就還好而已
就是因為台灣的薪資水平十幾年來幾乎是倒退
房價卻越炒越高
人民當然越來越痛苦
moneynienjinjin wrote:
首先台灣有不動產估價師
平均一個人負責一條路指導價的估價好了
一間房算一千萬,一棟樓算二億
一條路的房價值二千億
估價師大筆一揮1%
就是20億之譜
此時紅包黑箱就會出現了
...(恕刪)
小弟有些疑問想問,還望大大解答….
估價師大筆一揮1%
就是20億之譜
就不能有個公正的房價計算公式,只能靠個人主觀操控嗎??
買賣價就寫1000萬
再約定200萬另外付(黑市出現了)
嗯~地下交易,這是比較難防的,但賣家也有可能遇到黑吃黑的風險,買家可合法不付,賣家無法追討…
看看一年"台灣有多少件買賣移轉"
我們大概要再多養十倍的司法人員
小弟覺得是不是應該看合法的比例多,還是違法的比例少,下去計算,
如果用假設全台灣交易量都是違法下去算,每筆交易都要一個司法人員,人力當然要很龐大…
5月要繳所得稅,台灣千萬人的稅要怎麼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