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以法律機制來限制房仲業者的營業自由,法律規定「指導價」,凡是房仲開價超過「指導價」20%,就犯了《經濟犯罪法》;若是超過50%,更是犯了《聯邦刑法》。

那什麼是指導價呢
指的是各類房產價格並不是由房仲說了算,而是由獨立的地產評估師來評估認定。德國政府並設立房地產公共評估委員會,為不同地段、不同類型的物件制定詳細的價格範圍。因此,在德國當房仲得時時注意開價是否超過「指導價」,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誤觸法網。

要是台灣也這樣多好啊
文章關鍵字
鬼島不是叫假的

看看那些高官有多少房地產。。。
異鄉苦工 wrote:
德國以法律機制來限制...(恕刪)</blockquote
感謝民進黨 低薪 = 省好多人事費 高物價 = 成本沒變 , 賺超多 高房價 = 賣一戶賺幾百

異鄉苦工 wrote:
德國以法律機制來限制...(恕刪)


因為"納稅"
台灣政府不為百姓著想
只替財團建商著想
你看看最近的合宜住宅選在什麼鳥地方
一堆台北重劃區不蓋!只因為建商要這些台北地來炒房
郝龍斌之前曾說過的"將在空軍總部基地蓋青年國宅只租不賣"
馬上跳出一堆既得利益者的反彈,結果事實是要拿來給財團投資蓋台灣的「六本木」= =
社會學者要求合宜住宅應蓋在市中心,政府偏偏選在蠻荒邊陲地帶
百姓說要政府要嚴厲打房,壓制房價,政府卻推說房價應回歸市場自由機制,不該控管打壓!!!
(鬼話!!全世界只有台灣房市喊自由機制)
你看看我們住在什麼樣的國家.....
房價真的是早已失控,政府卻繼續放火觀看...

感覺上這個指導價類似台灣的公告地價
但台灣的房地產價格波動很大
尤其在台北市 有可能靠馬路的與巷弄內價差相當大
如果真要一一訂出指導價 可能會讓大家人仰馬翻

另外指導價與公告地價的關係為何?
目前政府的地價稅不是依照公告地價嗎?
如果指導稅與公告地價相同
每年光繳土增稅與房屋持有稅率就讓炒客頭大了

若是指導價不等同於公告地價
那豈不是睜眼說瞎話
明明一坪買賣的實際價錢高過公告地價甚多
為什麼只有繳稅時要用不同的價錢?

我覺得台灣土地的問題還是在於"炒作"
物以稀為貴的炒作

把市區的房價拉高
讓買屋者儘量去買外縣市
甚至在大台北地區上班的人住到楊梅/ 中壢都漸漸開始了
台灣真不愧是鬼島!都給高層的肥就好!鬧鬼的不只一兩件

迷途貓00 wrote:
我覺得台灣土地的問題還是在於"炒作"
物以稀為貴的炒作



其實更深一層看
問題出在沒有實價課稅
讓中間的利潤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會有啥公告價 市價 成交價
也才會有那笑死人的開價
真的以為台灣人都是台灣銀行的員工
要錢印一下就有

異鄉苦工 wrote:
真的以為台灣人都是台灣銀行的員工
要錢印一下就有(恕刪)


所以買得起房子的人 他們的錢都是自己印的? 一下子就有了?

ppstation88226 wrote:
所以買得起房子的人 ...(恕刪)

資本主義的社會
真的有這種人存在喔
也許是少數
但是真的有這種人
借錢不用利息,高興甚麼時候還請隨意
這跟自己去印,也沒甚麼差別了

看起來不太可能實行

如果房子有指導價

那大家想要住的區域只有幾間釋出不就要抽籤了?

要抽籤買房就變成的合宜住宅模式

少部分人抽到大部分人抽不到

這有何公平可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