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錢來蓋
再說1坪10萬蓋出來,有資格的人都會去搶
有資格但是沒錢的人就會變成投資客的人頭,還是去搶
第一手買到的人並不是要自己住的,一轉身就變成投資客
因為和市價的價差太大了
變成投資客之後第二手就變成市價,自住客還是買不起
另外在各縣市都蓋也可能造成某些縣市的國宅變蚊子館
因為產業都集中在北部,造成人都擠在北部
所以還是要因地制宜
總之
雖然蓋國宅可以把供給增加,但是市場上的錢太多
而且錢都在投資需求的人身上,自住需求的人都相對沒錢
需求的量比供給量增加太快
政府蓋再多都沒用
簡單的說
只要看到新聞上看到建商或仲介建議政府怎樣
那就是對建商好的政策,對人民就一定不好
因為媒體是建商在養的
現在建商就是一直吵要政府釋出公有地來增加供給
不用多想
這個政策就一定是爛政策
callmecallme888 wrote:
政府在各縣市多蓋50個一坪不到10萬得國宅?是不是可以達到到抑制房價上升的目地
1個國宅有1000個單位,50x1000=有5萬個單位
讓台灣人民有便宜的房子可以做選擇,高價新成屋就沒人買,價格自然往下修
讓人民有便宜的選擇,就可以抑制房價上升了
這樣的方法是否可行?
不可行。蓋在太偏遠的地方你要住嗎?
比如說中央政府在大園的航空城客運園區有很多空地,如果蓋國宅,你要用一坪十灣買嗎?
不要說其他更遠的縣市了,以前李登輝時代曾經在淡海新市鎮蓋過勞工住宅,一坪六萬元,結果沒有真正的自住客去買,買進的幾乎都是投客,然後層層套牢賠售。現在經過這波房市大漲,當地還是一坪十萬左右。
淡水勞宅
想要一坪十萬?樓主現在就可以去買啊!結果還不是大家都要大安信義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