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wen0621 wrote:
最近有一點小想法先簡...(恕刪)
2.如果你買了房子,預期它會跌,那就不該買,因為你賠錢的機率可能大於賺錢。
3.房子其實是必須算折舊的,不然不會有一堆舊房子賣的價錢和新房子價差那麼大;如果是你,想買新的還是舊的?如果能力可以,大概都想買新的。
4.房子是只能用錢來做為衡量的東西嗎?我想不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花了幾近畢生的心力,也想買個房子?那是因為房子變成了<家>~自已的<家>;這就溫暖了,價值就不好算了。
5.綜上所述,如果你不想在那落地生根的話,那你該用錢來計算這件事,那如果是200多萬的房子,大概也不是那麼搶眼,不那麼吸引人,大多只能符合基本<住>的需求,住進去以後的修繕費用(這個費用可能很嚇人,隨便動個水電就得心疼,如果是土水的部份那保證你會受不了)?那你要賣的時候,它能有多少價值?得賣多久才能賣出去?在等待的過程中利息的損失(就算是自己的錢,放在銀行都還有利息)?
7.以上僅為小弟淺見,供您參酌。
1. 房租付出去就付出去了、繳房貸的話錢還是自己的
2. 搬家很麻煩也很累(有的人不覺得,我是雜物多,所以不喜搬家)
3.要多付的錢如下
網路費、有線電視︰約1200~1500/月
地價稅、房屋稅、火險︰約 4000/年
其它如水、電、管理費,即使是租房子也是自付
所以基本上是沒有太大的差別,而且賺到一定的自由度
4.如果是好出租的點,不住的時候租人幫繳房貸就好,再懶一點的話,可以請代管公司管理,一年收0.5~1個月房租的代管費
我婚前買房繳房貸
婚後出租讓房客繳房貸
房租剛好跟房貸、管理費、地價稅、房屋稅、火險打平
完全沒有造成負擔(紅字是重點,是自己要算清楚的)
不賣的話,等退休它是我的月退金
要賣的話,等退休它是我的一次領退休金
gowan1234 wrote:
這句話
房租剛好跟房貸、管理費、地價稅、房屋稅、火險打平
害死不少人
嗯 ~
其實當初買房有多加一些條件是
1.即使利率以4%計算也不會超過1萬2
2.即使收入只有22K也繳的出來
所以能力範圍上限就是貸款200萬,超過就完全不考慮
基本上以我現在的房貸即使利率調到6%也沒什麼太大的感覺
因為我兩房出租才1萬1含管理費、冷氣機、基本傢俱
頂多調高房租而已,附近目前大部份都是1萬1上下1仟左右出租不含管理費
前幾年房市低落時附近租金行情是7仟左右
後來房市漲附近租金行情跟著漲
因為沒有高估自己的能力
所以完全不擔心就是了
你身邊的人可能太擴張自己的信用或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吧
不然在能力範圍內怎麼可能繳不出來(我目前貸款月繳不超過9仟,之前利率3%時月繳也不超過1萬)
重點是量力而為除了房貸外不要有其它債務
當然最省錢的方式是跟家人住,不用付房租也不用付房貸
就只是少了空間也少了自由
若要付房租的話還是付給自己比較實在
好歹房子最後是自己的
也可能因為我是女孩子比較追求穩定感
有些人喜歡一直搬家換新的居所,那就不適合買房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