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david wrote:
最後的淨土也淪陷了轉..
德國民眾過去素有買房不如租房的傳統。不過,受歐洲央行的低利率政策,加上歐元區經濟不確定升高,德國人正逐漸改變這樣想法,也進而帶動德國房地產熱潮不斷攀升。
.(恕刪)
這篇文章的來源是 Financial Times
《金融時報》(英語:Financial Times,簡稱FT)是培生集團旗下一份國際性大報。總部設於倫敦,每日發行量45萬份,於英國、歐洲大陸、美國及亞洲印有當地英文版本。
標題本來是"德國房地產熱潮", 怎麼亂改成"德國民眾有買房不如租房的傳統"
Germany, the eurozone’s economic powerhouse, is famed for its renting culture. But a combination of low interest rates and economic uncertainty stemming from the currency bloc’s twi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es are slowly changing that.
德國,歐元區的經濟強國,是著名的租房文化。但來自歐元區兩者並行的經濟和金融危機所產生的組合,綜合了"低利率"和"經濟的不確定性",這正在慢慢改變它。
“This phrase ‘betongold’ is very common,” Mr Stegerwald said. “People here don’t want to own property. But they now feel they must because there’s no interest on savings. All you can do is buy real or concrete gold.”
這句話不過是"金融時報"引用那個廚具商人,所說
Stegerwald先生說,“ betongold"這句話是很常見的。“這裡的人不希望自己擁有地產。但他們現在覺得他們必須了,因為對儲蓄沒有興趣。所有你能做的,就是買下真正的或具體的黃金。
原文根本沒這一句
德國民眾過去素有買房不如租房的傳統
只說"租屋文化"在改變
德國民眾過去素有買房不如租房的傳統。不過,受歐洲央行的低利率政策,加上歐元區經濟不確定升高,德國人正逐漸改變這樣想法,也進而帶動德國房地產熱潮不斷攀升。
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怎麼捨去不貼
不過德國各大都市的房價快速攀升,也引發外界對德國房市泡沫的疑慮。
就如同近來金價走勢一落千丈,有些人也開始憂心「混凝土黃金」終有一天將崩跌。德國央行今年稍早已警告部分大都市的房價已經超漲25%。
美國的QE金流,當然會流到德國, 炒高房地產
問題是, 德國的住房有兩種,有錢人無論怎麼買,能買下德國的社會住宅嗎? 不能
房價雖然炒高, 對一般人的住房是沒有影響的
影響到的是派駐在 Frankfurt的外籍人士
大多數人還是租屋,房地產無論如何炒,漲到恨天高, 對54%平民百姓的住房是無關的
租屋族有租房保障, 有租金上限, 有現金租屋補貼
那些46%的買屋族, 自然有一堆的稅, 等它們去繳, 政府收到錢,再回饋給租屋族,發租金補貼
1000萬的非自用住宅, 每年要繳12萬-35萬的物業稅
持有成本這麼高, 多繳稅很好, 炒高也很好, 就多繳一些稅
反正是有錢人,賠得起, 買貴了也沒影響
這些都是話術, 藉由翻譯的誤差, 重新創造新的話術
tw.david wrote:
最後的淨土也淪陷了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