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賣樓背後的兩本帳冊(房產)

Arch.Gabriel wrote:
像李嘉誠這樣的,到底算不算是有賺錢啊...

我比較想看看接手李嘉誠物件的有沒有賺到?
Arch.Gabriel wrote:
真的很想理性討論,但是你至少得先告訴大家,在你心裡,像李嘉誠這樣的,到底算不算是有賺錢啊..

感謝你引用那一樓的文章來論述。
你意思是說李嘉誠也在炒樓,所以他也會越炒越慘?
這問題提得很有挑戰性,我得很謹慎地回答。

我先借用上一樓Biggest King大大說的一段話。
Biggest King wrote:
曾經是世界首富的日本西武堤義明,因爲房地產景氣崛起,因爲日本房地產不景氣隕落。
美國川普,由美國房地產景氣崛起,又因爲房地產不景氣隕落。
臺灣蔡家的起起落落也是。
例子實在太多了。...(恕刪)

所以只要是炒樓就有風險。
另外如果仔細看我在那一樓的回文,我有提到:”只要離開了,風險就由接你手的人承擔。
還有提到 "我說炒房的人不包含一開始就打算賺房租收益的人。"

另外,我回答Biggest King大大的一段話:
Biggest King wrote:
李嘉誠現在可能是在記取前人的教訓,把資產做些移轉,但是後效還待觀察。
說不定中國繼續上升20年,英國繼續下降,并非他期待的回升。...(恕刪)

happywork wrote:
是有機會讓你說對了。
…………………
看來他除了分散地區之外,也有分散收入來源,不光只是壓在房地產。......

所以李嘉誠有沒有賺到?一句話 "蓋棺論定”。
"蓋棺論定” 不一定指壽命,只要離開這個市場也算。

他們那種人,只要野心沒那麼大,選擇離開就會賺到,可是我們這種「錢少的人」,能有這種選擇嗎?
happywork wrote:
他們那種人,只要野心沒那麼大,選擇離開就會賺到,可是我們這種「錢少的人」,能有這種選擇嗎?


happywork wrote:
可不要說我是因為賣光了才喊空的,102年加入M01時我手上還有3間...不過,我賣的4間房都比附近的便宜至少5%,所以都在3到15天之內就賣出...


你客氣了,看起來你肯定能選擇離開,當然也就不是和我一樣的「錢少的人」,事實上,我反而越看越不能確定你是陳述了事實或只是要圓自己的說法


所有的標題殺人法,如果真的要深入討論,常常都只會淪為不斷的自我定義,彷彿自己所用的語言是外來語,最終變成自得其樂的自說自話

如果你是真的希望理性討論,也許可以試著減少類似"房價炒越高,實際上參與的卻越慘",這種試圖一句話解釋(或否定)的標題,也不會需要出現越來越多的自我定義,否則討論了半天,才說你的定義其實和別人不同,又何來理性的交集?



happywork wrote:
我所謂炒房者是那些買了不自住也不出租,只想賺短期價差的投資客
長期自住有自住的考量,長期出租有房租的收入,兩者都不是我定義的炒客
"蓋棺論定” 不一定指壽命,只要離開這個市場也算
.
.
.

Arch.Gabriel wrote:
你客氣了,看起來你...(恕刪)

長期持股只賺紅利的的股東,大家都不認為他們在炒股。
長期只租不賣的地主或屋主,大家也都不認為他們在炒房。

這是基本觀念,只是怕有些剛出社會的不懂,所以解釋一下。
而你卻認為這些人就是炒股、炒房元兇,用這種看法來栽贓說我在自圓其說。

我從沒說我是好人,我都嘲笑自己是「黑---心肝的賭徒」了。
你說我也炒房,我也不否認,賭徒就不能論賭嗎?要從沒賭過的人來論賭才有公信力嗎?

你快脫離理性討論了。
順便來談一下,何謂不理性?

一個『理』是誰來說都一樣的,不會因為總統來說就對,遊民來說就不對。
雖然李登輝時代就有流行一句話:「官大學問大」。不過那是政治,不是說『理』。

在說理的過程,往往就有人沒理可說,只好先抹黑對方。
貶低對方的人品、職業、資產、出身和學歷,先把對方打成魯蛇。或質疑對方的立場。

這就是明顯非理性的討論。『有理沒理應該就事論事』,不會因為說者的出身或立場而改變的。


這樣講如果還有人聽不懂,那我再解釋:
不會因為講的人智商只有50,所以1+1就不等於2。
因為我賣掉4間房,所以我就不是"錢少的人"? 這個實在不知怎麼說.........
難怪父母有一兩間房的人就自以為是有錢人。

連科斯托蘭尼都沒把自己定義在有錢人了,說我是有錢人,實在是太抬舉我了(說不定像頂新一樣貸款99%,賣掉後剩不到100萬呢)。
那些真正有錢的人聽到會抗議的。還好那些人不上M01。

如果科斯托蘭尼不認為自己是有錢人,卻又說錢少的人不能投機。是不是矛盾?
我覺得是有些矛盾,不過,
他書中說的能投機的有錢人,其實是指能大量使用金錢操控金融市場的人。譬如巴菲特、索羅斯。

而科老本身都只用有限的自有資金在操作,破產過兩次,所以他認為自己也是「錢少的人」,在有錢人的陰影下奮鬥,只是最後幸運過了關。
臨老後把畢生的經驗寫成書,因為知道個中滋味,所以才勸說「錢少的人」不要投機。
說的好!


happywork wrote:
因為我賣掉4間房,所...(恕刪)

happywork wrote:
很多人很喜歡引用科...(恕刪)


請問這是你自己寫的嗎?

第一次聽到這種概念

果然有錢人想的不一樣。

謝謝你的分享
zaitkirk86 wrote:
請問這是你自己寫的...(恕刪)

觀念是學自於前人。一半以上是來自於敝人的祖父。
聽是聽了很多遍,但是年輕時還是沒辦法體會。
經過了3次大起大落,才漸漸能把前人的話融入自己的思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