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看看為何投資客敢有恃無恐地炒房!


lichujen wrote:
法拍的定價是由債權人請法院登記的鑑價師作鑑價,再由法院向債權人,債務人詢問意見後由法官定下.
三者中除了法院之外的兩者都希望定得愈高愈好,這樣債權人才好取回全部欠款,而債務人當然也希望拍高了可能還能分到點餘款.
而法院雖無利害關係,但原則上也犯不著得罪另兩者,所以定價只見大價比高.
另外,準備買受的一方,在媒體吹捧法拍如何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擠著搶拍,有夾雜一堆"專業的待拍"推波助瀾,拍定價也愈墊愈高,自然造成法拍市場的怪現象...........經然拍定價比市價還高.
其實這一套最會用的是那位帥....只是:江湖一點訣,點破無人愛啦!

理論上,您說的都沒錯~
不過,債權人(多為銀行)能把自己的錢拿回就好(債權人也沒法多拿)!
(理論上.....『應該』也不太管債務人要求加的價!)

例如:買1000萬,銀行貸款800萬(給高標).....
(等於法拍時,中間可能已有繳一些本金.....Anyway,債權人就只拿回小於(or等於)800萬債務即可!)
實沒道理,債權人與債務人聯合漲到1400 去當底價??

所以我也很搞不懂~近些年來鑑價持續那麼高的原因......??

PS:的確,有些真的第2拍的價格還比第一拍底價高(也比市價高......)



大家都麻加價賣.-漲漲幅驚人
因為利息支出低
多買幾戶才行
只會漲啦…
月退俸祿加18%繳幾戶貸款都没問題
勞工跟人家買什麼房子
自己身份是什麼?
社會階級低用租屋就可以
那些上面可能可能都這麼想?
才讓年輕人想個家都難

bbekyo wrote:
理論上,您說的都沒...(恕刪)


這要拜"媒體教育"的成果,因為媒體一再告訴大家 : 法拍第一拍的底價是"市價的九折",所以你要是以第二拍底價買到,你等於已近乎七折的價格買到房子,如果你"非常幸運"的到第三拍用底價買到你幾乎要賺一倍了.
所以,雖然債權人只拿"固定的錢",但也想順順的拿,你想一拍還是三拍容易拍掉?當然等三拍的一定一堆,而在上面這種教育下,我把一拍的鑑價拉到市價的一點五甚至兩倍,給你法院打折後,到三拍都還己乎是市價,在代拍業者一起鬨加價,自然拍定在市價之上.

菜花龍 wrote:
相信有不少空空和我...(恕刪)

流拍之後會再繼續價降
這裡我去看過,蠻爛的這建案
物件差又貴  一定慘





菜花龍 wrote:
相信有不少空空和我...(恕刪)

part-time wrote:
這裡我去看過,蠻爛的這建案
物件差又貴  一定慘


信義之前在當地掃了不少類似的物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