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聽過銀行跟建商簽約包整批的嗎?"
"他們銀行審核是愈來愈嚴謹了
房市不好,銀行也怕錢收不回來"
是的,很多網友都了解
其實很簡單,你把自己當做是銀行,就知道
為何我會說銀行鑑價才是物件價值所在
1.房貸就是房子為銀行的擔保品,以便在貸款收不到時可拍賣降低損失,可貸金額一切都看"風險"
2.同上,在景氣&房市or物件看好下,風險低,故銀行願意貸更多錢給客戶.90% ~95% or 超貸都有可能
3.在景氣&房市or物件看壞時,則風險高, <80% or 更低 (早在 2015/2Q 就已趨嚴緊)
4.購新屋or預售屋,碰到建商配合銀行,且指定某幾家,當然其中有利益關係,為特例.
會碰到超貸 or 利率低/高 or 綁提前還款時間 ...etc.
.問要貸款多少金額.
那時AB約 也不是什新聞..實際買570萬 報888萬 可以核貸700多萬..
那時房貸專員私下說 其實是建商賤售了.(金融風暴關係)
原本2008年馬上好 建商剛建好大樓沒多久 準備以11~13萬的價格銷售.
最後竟然以9萬~10萬便宜賣..
銀行房貸專員說 其實有15萬的行情..以85%計算=12.7萬/P
12.7萬X55P=700萬+車位=700多萬貸款行情..
準不準? 也不過三年光景 週邊區域開出17萬的房價..
那時我還介紹一位年輕人趕緊來買屋 他說只有30萬不到的存款 怎買房?
我說 只要信用沒問題 有薪資收入證明.準備20萬的代辦費就可以了
那位半信半疑 還是去賞屋 結果先付20幾萬的(代辦費+幾萬塊訂金)
其他都是貸款 .
這位年輕人不用說白住好幾年 現在賣 還可以倒賺200萬的現金..
房屋就是這麼迷人 時機對進場 就是以百萬價差算
所以銀行對房價的準確度是很真的 如同上面講的 大數據(參數)是沒辦法騙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