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ang3 wrote:那個咖剛剛又亂叫馬...(恕刪) 說實話,真有點實力的人會如高手過招點到為止,不會有這麼厲害的走鐘問題,如果他的網銀是真的,會在我提出質疑時,馬上秀出日期時間,這才是正常的反射動作,另外聯徵紀錄也很反常,如果搭配他的發文,我始終無法將他跟有錢人連貫起來。
成吉思汗JJ wrote:說實話,真有點實...(恕刪) 唉,成大對於開文《討論》真的是樂此不疲啊⋯⋯但我真不知討論資產多寡有何意義?世道很苦,仇富心態的人不少人別人,氣死人我週遭朋友、客戶一堆淨資產過億的也是低調謙卑地過生活!大家來這邊房地產討論版都有其目的但市場不會因為某些人喊多或空而有所改變⋯⋯我來這邊看,是想觀察買賣多空力道但我發現倒不如觀察成交量、金融指標、國泰及信義房價指數比較實在一點!是,我是任職於金融業的投資客我也坦承我自2014年底-2015年初出場至今都還沒進場(房市、股市皆然)你呢?
借個樓說話在下比較笨,很少去質疑別人~認為別人能po就是真誠~算是沒去料到網上是這樣的環境~(指修圖的)現在少了一個逗樂的看文對象了~很可惜的~大概是身份識破就走鐘了~那時有稍提醒各位了只是沒想到肌肉男沒Hold住~基本上方法都不會是固定的套路,能活用才是正確的死馬當活馬醫,總能找到出路。繼續沉潛看文了~
venginton01 wrote:成本越墊越高,甚至有半年都在萬點以上盤,定期定額成本更是高。...(恕刪) 定期定額簡單來說就是要熬過一個循環週期.伺機而出.但沒幾個做的到.處於盤整期或緩升趨勢.成本越墊越高---一個空頭必重創.處於盤整期或緩跌趨勢.成本單位可買更多---但每月虧損也更多.溫水煮青蛙.空頭重創市場悲觀.會撐不住賣出.溫水煮青蛙會使投資者覺得每月把錢丟進去虧損.好傻不玩了賣出.而有些則是在下跌趨勢中開始購買.買到多頭趨勢.很開心.沒有伺機賣出.突然一個空頭重創.嚇的全部贖回.我有支基金定期定額約7~8年.前6年多幾乎是虧損.近年才開始轉正.若買定期定額時間沒有五年以上時間跟他耗的.建議別買.甚麼傻瓜投資.是傻沒錯.傻到手續費每月傻傻給.倒不如自己有定律的每月購買績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