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zooke wrote:不是阿,明明是你在笑日本,沒有反彈但確實有反彈一點啊我跟你說台灣,你還是沒回答我的問題啊 @@笑別人之前,台灣呢? 回升一點, 還遠低於1990年水平, 就被你稱作反彈了啊. 1990年日本房價暴跌之後, 日本生育率一同下跌, 說明低房價 = 高生育率的謬誤.2005年之後, 日本生育率有一點點回升, 同時間日本房價也回昇. 說明房價和生育率有正相關, 而非負相關. 恭喜你又打了樓主一次. 提出日本的案例, 只為證明樓主理論錯誤. 你一直要歪題說我笑日本生育率低, 還真是辛苦你了啊.
一直在咬文嚼字,人家又沒說你笑日本低,人家說你笑日本沒有彈,一邊在講AAA,一邊一直在BBB。人家電一下還能送加護病房,我們打針吃藥還像放棄治療一樣。日本的案例只能告訴我們,在山頂買房只能當一輩子套房。
iv100 wrote:以上報導說以全美國25-29歲婦女為樣本,房價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這證明房價下跌升育率才能止跌,也證明高房價是少子化的主因,有興趣的請自行去看新聞...(恕刪) 民國75年八德路京華城附近一坪9萬,現在...民國65年永吉路松信路附近25-30坪100-120萬,現在...台北市出生率豈不是負的
縱貫線 wrote:一直在咬文嚼字,人家又沒說你笑日本低,人家說你笑日本沒有彈...(恕刪) 樓主的主題是房價高 = 生育率低. 那麼房價低 = 生育率高應該同理可證. 自1990年起, 到2005年間共計15年. 房價腰斬再腰斬, 結果生育率從1.60降到1.30, 可見樓主的立論謬誤, 已再三說明, 希望你看得懂. 自2005年至2018年共計13年, 生育率自1.30緩步回升至1.42, 同時間房價亦上漲. 證明了生育率和房價為正相關, 而非負相關. 也希望你看得懂. 鄉民看到1.30升到1.42, 便見獵心喜. 未想仍遠低於1990年1.60. 遑論2017年的日本住宅房價, 尚未到1990年的一半. 見樹不見林, 夫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