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不等於危險,張教授的觀點不錯

鋼筋如果不是包海砂混泥土, 大概好幾代都不會爛掉, 泡到水可能會稍微差些,
台灣老屋的問題是外觀問題居多, 像是漏水造成的壁癌, 汙穢, 鐵皮跟鐵窗等等,
大部份住戶年紀也大, 可能也無力負擔大幅整理的費用, 只能將就住下去了,,,
sking17 wrote:
張金鶚:老跟危險是兩回事


這不是廢話嗎? 一般人都能理解,還需要他講嗎?
sking17 wrote:
張金鶚教授表示,政府...(恕刪)



說的真好

所以大家快買起來放

sking17 wrote:
張金鶚教授表示,政...(恕刪)



新車一比老車安全,這不是基本常識嗎?
台灣很多日本時代的老街,
大部分是1920+-1930+左右蓋的,
(中國大陸那個時期也是在大都市蓋不少),
到現在都還可以使用。
民國40-50+ 蓋得一些透天,
或是連棟住宅,
也是堅固異常,
有些墻壁厚度像堡壘一樣。
冬暖夏涼
內部水電稍微整修一下,
比新房子好。
只是房地產大漲后,
覬覦地點好的,
各方勢力競逐 。
想孔想縫要地主放手。
很多老屋根本不危險,

只是基本上都有違建二工,

只要嚴格取締這些違老房屋的話,

大家馬上同意更新!

sking17 wrote:
台灣很多日本時代的...(恕刪)


太棒了,支持樓主。

老屋不是危險是不合時宜,老屋在蓋的時候沒有考慮機車和汽車停車位,造成老屋附近的汽機車都亂停。

老屋也沒有人行道的退縮,沒有建蔽率的限制,每一棟都蓋得滿滿的,讓人覺得擁擠不堪,沒有人行道可走,造成人與車爭道。

老屋在設計的時候也沒有考慮冷氣擺放的位置與配管,造成老屋的冷氣到處亂放,又有危險不知何時掉下來砸死人。

而且老屋缺乏良好的管理,標準老屋就是鐵窗加鐵皮屋,每一戶都外觀都跟監獄一樣,讓台灣人從小生活在像監獄一般的環境,失去美感。

所以老屋就是台灣人的魔障,他讓都市擁擠和醜陋,還造成人命上的危害。
所謂的老屋幾年算老?銀行最清楚(貸款成數)
老屋外表翻新(年輕人的外皮)樑,柱,(老人的骨架)安全?
剛筋水泥會不會退化?一定會的
矮房比較安全?高樓比較不安全?看地震震度幾級還有如何搖法,像921左右搖又上下震的高矮房無一倖免(像積木一樣)
我家就是建築業裡最低階的所謂的(土木包工業)
建商有土地找設計師(劃圖)開始給(甲級營造商)挖地基再來找板模商釘板模,綁鐵,水電,埋管後灌漿(剛筋數量 預拌混泥土磅數決定耐震強度)(牆壁跟樓地板厚度決定隔音好壞),開始(甲級營造商)自有鷹架(有些有)也有些是配合的鷹架公司重覆上述動作往上蓋,再來等已灌好樓層(風乾)一個禮拜後往上蓋過程中換二包找多家(乙或丙級營造商)找多家水電,貼瓷磚,泥作的(土包業)
一或二樓都是工程收尾才做的會,所以會從三樓蓋起上述動作
直到蓋好為止,工程中有很多無法一一說明清楚大方向就這樣其它就懶的說了


刀切豆腐 wrote:
所謂的老屋幾年算老...(恕刪)


感謝分享長知識了

原來建商為了省成本一二樓跟3樓以上用不同等級的營造商

感謝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