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永逸的投資法就是買房

MICHAELCUB81 wrote:
個去數十年,台灣人口...(恕刪)


會造成M型化越來越明顯,
好的區域也許會一屋難求,
相對偏鄉地區,有可能空屋率越來越高。
台灣房屋的兩個因素造成了它的"東西方不敗",這兩個因素就是:低持有成本,與高資產特性。
所謂低持有成本,就是利息與稅負;昨天跟美國回來的大學同學餐聚,聊到他過幾年退休,想處理一下房子,他目前住在紐澤西,住的房子估計市價大約五十萬美金,但因為持有這間房屋需負擔的稅負,每年約一萬兩千美金,以自用住宅而言,將近台灣的十倍。 而談到利息,美國三十年房貸的利率大概在三到四趴,也是台灣的兩倍以上。 而這就是台灣房屋持有成本的主要項目。
至於高資產特性,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台灣,除了等同現金的黃金外,最容易取得大量現金的抵押品就是房屋,而且它的估值也是最容易取得跟實現的。
這兩個因素,猶如房價的倚天屠龍,其他的諸多因素,與這兩項一旦臨場較勁,幾乎只能望風披靡。
我們社會保障民眾住的權益。
對於自用住宅的保護是基本政策,不能拿資本主義的美國來比較。
憲法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高持有稅有悖於憲法精神。
因此,保障自用,打擊投機,一直以來都是政府的目標,任何政黨都不敢違背。
社會住宅、各項住宅補貼都有在做。
lawtaipei wrote:
我們社會保障民眾住的...(恕刪)

請問我們現在"實際"是什麼主義?
lichujen wrote:
請問我們現在"實際"是什麼主義?...(恕刪)


報告,我的看法是修正資本主義。
在資本主義框架下融入社會主義精神。

憲法第143條第3項及第4項規定,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國家對於土地之分配與整理,應以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人為原則,並規定其適當經營之面積。

很明顯,漲價必須歸公。國家必須扶植自耕農,消滅不事生產的大地主。
lawtaipei wrote:
報告,我的看法是修正...(恕刪)

好久沒看到中毒這麼深的人了。
當年聯考三民主義一科第一次恢復申論題,不才在下的申論題得分,在全部考生平均七分的情形下,拿了二十七分,但之後的整個台灣政治,告訴我,那些三民主義內容只是拿來考試用的。
買房的時機真的太重要了
另外
也是有點運氣成份

舉台灣為例

早期大台北地區買的房
到現在應該幾倍的漲幅最少
但是
台灣是持續發展沒有經歷重大戰亂的

但是
台灣現在的價格
有可能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點了
因為發展到頂了
像中國大陸目前很可能也是了
lawtaipei wrote:
報告,我的看法是修正資本主義。
在資本主義框架下融入社會主義精神。

憲法第143條第3項,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

及第4項規定國家對於土地之分配與整理,應以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人為原則,並規定其適當經營之面積。


很明顯,漲價必須歸公。國家必須扶植自耕農,消滅不事生產的大地主。(恕刪)


我改動了一下順序..

基本沒錯啊

你的紅字的第三項就是目前土增稅的主因

旦改變了什麼??


而第四項就更冷了

因為自耕農往往最後都成為最大的土地炒作者

你真當現代的農民還需要有自有土地嗎??

大多都是租地在種了

而真的的自耕農地主是收租過日子的

我鄉下就一堆....


怎麼沒把0戶的也秀出來?
無殼蝸牛們才會知道要警惕
C_J_W wrote:
怎麼沒把0戶的也秀出...(恕刪)


2300萬-904萬=1396萬(名下無房產)
實際名下有房比例904/2359=38%
政府公佈的自有住宅比例85%

其中包含兩夫妻住一間、跟父母住的、兄弟姐妹同住的、小孩還小的、外地唸書的、工作地與戶籍地不同的......

依照政府公佈自有住宅比例,
估算台灣目前租屋人口約350萬,
但真實台灣租屋人口數呢?

目前全台最大的租屋族群,
是來自鄉村移往都市工作的人口,
這些人口往往鄉下父母有房,
戶籍地設在父母居所,
都被列為有房一族,
有人能告訴我這個數字是多少嗎?

為何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因為半數以上的人都還沒買房。
需求不減、價格不降
供給不增、價格不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