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斐麗PP wrote:買房跟買股票差不多,...(恕刪) 基本上正確....但由於這是「長期」持有....商圈的轉移也會造成票房毒藥...地點很重要所以講三次?龍脈會跑也很重要我要講5次萬華曾經繁榮現也沒落...東區曾經輝煌現在挫著等..瑞芳也繁榮過唷!現在不漲反跌....台北市也不一定是票房保證...假如雙北合一...重心必然變成板橋三重新莊中永和....這些還有可能開出重劃區的區域...偏移中心後...再慢慢修理老舊的台北市...你們覺得我這劇本寫的如何?當初信義計畫區就醬搞的唷.....
mask0704 wrote:基本上正確.......(恕刪) M大的看法我也認同,我的標頭是投資非投機~~當然是長期持有,地點是重中之重,有些指標上的標的,是不可取代的,台北市經過數十年的開發,便利性真的很高,到哪捷運,公車都很方便,持有越久成本越低,金額又夠大,股票是一次跳10元50元500元1000元,而房地產是用坪算,每坪差額都是用萬開始跳,真的很驚人。
每個人都講商圈會轉移 買房有高有低....等等我只想說。你有辦法就多複製一個台北市出來?打開估狗地圖 基隆河圍住的就那一小塊 你是想要這一小塊多便宜?地點還是不敗的,我也贊成長期持有,但短進短出想賺差價的就不必了.....去買幾張股票玩玩就好,買房是大人的遊戲。
etjan64 wrote:每個人都講商圈會轉移...(恕刪) 樓市崩盤後,普通人有多慘?看看日本就知道了"2001年最低谷時,東京平均房價已經從91年的272萬元每平米(按現匯率約人民幣15萬)跌到了61萬元每平米(按現匯率約人民幣3萬)。即使是過去5年一直看漲,東京的2017年平均房價也就94萬每平米(按現匯率約人民幣5萬),還不到泡沫時代的一個零頭。"小日本真的很慘。不果台灣不一樣,台灣房地產只漲不跌。套套應該加碼攤平,越跌越買,越買越賺。
Trillionaire2020 wrote:樓市崩盤後,普...(恕刪) 我買房還真沒套過.所以,T大說的套套加碼攤平,應該對我並不適用,台灣會不會跟日本一樣,失落的20年,說實話我書讀的不多,還真不好說。
個去數十年,台灣人口每年持續增加,加上經濟逐年成長,對住屋需求是一直在增加的.所以造成房地產價格是大漲小回,以這數十年回顧,確實房價漲幅是蠻大的.但未來這個"人口增加每年持續增加",的趨勢是反轉的,並且買賣房屋的成本相對以前是增加的.所以會減少很多投資客.在少了很多投資客及人口不再增加的兩大條件下,房價還會持續往上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