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免費一坪換一坪?符合條件即可達成

Tracy k wrote:
照你的表格,那麼南部很多地方不就都更無望了!?(恕刪)


要看土地價值,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就算在北部 像社子島是土壤液化區無法蓋大樓 就沒有獲利空間

有獲利空間之前郝龍斌早就做了

柯P基本上就是義工性質去協調看他們要不要改建

若真的太貪心, 2022之後很有可能是綠營搶下台北市長的位子

就看綠營有沒有辦法解套
都(市)更(新)本來不就是拆精華區的老舊房子跟公寓來蓋新大樓嗎?

應該沒有人在都更鄉鎮那種偏遠地方的房子吧

我一直再想....建商買地(成本1)蓋房(成本2),然後一坪賣個80~120萬(以我住的地區附近新成屋的單價)

跟建商都更五層樓公寓,拆掉(成本3)再蓋房(成本2),然後原本五層樓公寓的10戶都不用吵

你原來住在幾樓就給你原樓層的房子,室內坪數跟原來公寓一樣

然後蓋個16層地下3層,建商賺B1~B3,6~16層的這份利潤,但少了買地(成本1)的這個費用

這樣...建商會賺錢嗎? 還是嫌賺太少不願做?

我一直認為....在台北市買地是一件相當難且昂貴的事情,尤其是大面積且方正的土地

還有一點,我覺得現在都更難在,大家都想住新房,但是我原來舊公寓3房都更完之後

扣掉30~40的公設,硬生生的變成兩房,就是住不下,不夠用,我為什麼要去都更
我朋友在台北市市中心區人潮很多的地方,有一棟無電梯公寓的一樓兩店面寬打通大店面,加上自己住的不相連的隔壁另一間無電梯公寓的一樓,
幾年前,在剛開始興起獎勵都更時,就有建設公司找上門,表示他們正在準備做這區域都更,同意都更後他們可以一坪換新大樓一坪,
朋友詢問我,我是建議他,如果建商沒有開出更好條件,只是店面一坪換一坪,他們馬上損失的就是每個月的租金三四十萬,至少兩年以上的租金損失,再加上搬家租屋的租金,樓上住家可以,有店面這種條件太差。
運氣不好,若是像文林苑整個都更被卡好幾年,損失更是無法計算。
後來據說是建商也無法取得大多數住戶的同意而告吹。
請問樓主,
附圖中黃色部分都寫住宅用地,
要如何知道是住幾?
另外,
請問這附近目前房價約莫是多少萬/每坪?
謝謝!

回樓上:



經查詢都市計畫書,

四、本特定專用區容積率及建蔽率之規定如下:
(一)住宅用地之建蔽率不得超過50%,容積率不得超過200%。
舊公寓一樓跟四樓
雖土地持分一樣
但市價天差地遠
該怎麼算?
一樓才肯點頭?
hc59859 wrote:
舊公寓一樓跟四樓
雖土地持分一樣
但市價天差地遠
該怎麼算?
一樓才肯點頭?(恕刪)


所以這種老公寓 4~5 樓都很想都更
(買了20~30年,當初買房30~40歲 現在也50~60歲爬不了樓梯 想換電梯大樓了)

但都會卡在1樓的屋主不想都更, 或是建商給屋主更多利誘
基本上很多都更都是卡在頂樓(頂加)和一樓
一樓跟頂樓屋價肯定不一樣

但對建商來講他們要的是地,
因為對建商來講老房子的"屋子"本身是沒價值的
而樓主提供的公式很明顯就是告訴大家你家土地有價值,建商才會考慮
我家前一陣子也在談都更,位置大約是在台安醫院對面的巷子內,是所謂的敦化學區,四樓的舊公寓,可是建商開的條件就很差,如果要維持室內原來有的坪數,我們住戶必須還要花約2百萬左右買回,且拆屋重建時的費用還得自理,房子也是50多年的舊公寓了,所以後來也只能作罷繼續住下去了!
hugolin6325 wrote:
我家前一陣子也在談都(恕刪)


我之前遇到的情況也是跟你一樣

大多建商給的條件就是很差

所以我從來不相信網路上說一坪能換一坪的
因為過程中絕對有人吃虧,說拿到一坪換一坪有很高機率是牽線人
而且都更各戶最終拿多少只有當事人最清楚

我有親戚之前都更,因為有幾層是互相都是親人,
而建商給的條件針對每個人都不一樣,
有人能談到一坪換一坪,有人不能
都是有談判的空間

建商自己有他們的"善意空間扣打"如果每戶都要一坪換一坪,
基本上成功機率不大,我有親戚就是為了促成都更,他甚至說自己二坪換一坪
說自己可以讓利給其他住戶,只要能成功都更

但最後也是沒成啦
因為有一戶一樓說要一坪換兩坪
一間換兩間,不然免談
另外有一個親戚說他要當釘子戶,
請建商其他戶談好再跟他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