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o1011 wrote:
現在的人,買房難度可(恕刪)
誰說那個年代買房容易了。
你去問問你的父輩,
民國五六十年代,薪水多少,台北房價多少,貸款利率多少?
你講的沒人要的台北新北農田,那是因為現在路網發達,所以你會覺得不遠。
在那個年代,要從市區到那些地方也很不方便。
舉個例子,現在從新店到新莊走快速路15分鐘就到,你可以問問你的父輩那個年代要花多少時間,
現在你從台北開車兩個小時車程,也可以找到1字頭房價的房子,負擔並不重。
還有,北漂大軍那個年代就有了,台北橋下的粗工,多半都是南部上來的,
當年的萬華、三重、新莊都是北漂聚集大本營。
那個年代生活不比現在輕鬆多少,
你知道買一台冰箱多貴嗎?連冰箱都要向銀行貸款,還上一兩年才買得起,
冷氣更是奢侈的家電,你去廈門街那邊問問老一輩賣舊貨的,當年二手冷氣在市場上可是超級搶手的,
以前吹冷氣,都是全家人睡覺前開一個小時就得關,然後全部人擠在一間。
那像現在變頻空調隨你吹一天。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辛苦的地方,你一定是沒有經過那個年代,所以你會存有美好的幻想。
苦行僧001號 wrote:
那個年代生活不比現在輕鬆多少,
你知道買一台冰箱多貴嗎?連冰箱都要向銀行貸款,還上一兩年才買得起
拍拍手,說的真好。
回想先父當年買一台電視機 14 吋,就是分期付款買的。為的就是我家四兄弟姊妹,不要擠到鄰居家去看人家的電視。就是這樣,先父要到 50 歲才存到頭款,在鄉下,貸款買到人生第一個房子,房價 20 萬。
離家後,自己 30 歲時,在工作地附近買了房子,然後成家。我比先父幸運多了,除了房子貸款外,其餘都付現款買。
我的小孩自出生,住房就有自己房間,電視,電腦,冰箱,冷氣,手機,一樣都不缺。以後他長大出社會,要自己想辦法買房,敢說甚麼祖輩,父輩買房多便宜,多容易,我會一耳光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