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比一代難買房是無可避免的吧

以前買房買地沒有比較容易喔
以前開荒無主地,石頭拿掉
更作
開好圍起來去登記
繳稅金
那地就是你的了
聽起來很容易對不對
其實不容易
吃飯都有問題了
沒辦法去肯荒
還有
沒錢繳稅金
反而有錢人更有錢
聽說連戰家族也去墾荒
因為他們不煩惱明天吃的在那裡
墾荒的地現在都是商辦大樓租人
arlo1011 wrote:
現在的人,買房難度可(恕刪)


誰說那個年代買房容易了。

你去問問你的父輩,

民國五六十年代,薪水多少,台北房價多少,貸款利率多少?

你講的沒人要的台北新北農田,那是因為現在路網發達,所以你會覺得不遠。

在那個年代,要從市區到那些地方也很不方便。

舉個例子,現在從新店到新莊走快速路15分鐘就到,你可以問問你的父輩那個年代要花多少時間,

現在你從台北開車兩個小時車程,也可以找到1字頭房價的房子,負擔並不重。

還有,北漂大軍那個年代就有了,台北橋下的粗工,多半都是南部上來的,

當年的萬華、三重、新莊都是北漂聚集大本營。

那個年代生活不比現在輕鬆多少,

你知道買一台冰箱多貴嗎?連冰箱都要向銀行貸款,還上一兩年才買得起,

冷氣更是奢侈的家電,你去廈門街那邊問問老一輩賣舊貨的,當年二手冷氣在市場上可是超級搶手的,

以前吹冷氣,都是全家人睡覺前開一個小時就得關,然後全部人擠在一間。

那像現在變頻空調隨你吹一天。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辛苦的地方,你一定是沒有經過那個年代,所以你會存有美好的幻想。
苦行僧001號 wrote:
那個年代生活不比現在輕鬆多少,
你知道買一台冰箱多貴嗎?連冰箱都要向銀行貸款,還上一兩年才買得起


拍拍手,說的真好。

回想先父當年買一台電視機 14 吋,就是分期付款買的。為的就是我家四兄弟姊妹,不要擠到鄰居家去看人家的電視。就是這樣,先父要到 50 歲才存到頭款,在鄉下,貸款買到人生第一個房子,房價 20 萬。

離家後,自己 30 歲時,在工作地附近買了房子,然後成家。我比先父幸運多了,除了房子貸款外,其餘都付現款買。

我的小孩自出生,住房就有自己房間,電視,電腦,冰箱,冷氣,手機,一樣都不缺。以後他長大出社會,要自己想辦法買房,敢說甚麼祖輩,父輩買房多便宜,多容易,我會一耳光甩下去。
寬獵人 wrote:
經過計算,台灣在30年後,也就是2050年,總人口將低於2000萬(目前2350萬)
^^^^^^^^^^^^^^^^^^^^^^^^^^^^^^^^^^^^^^^^^^^^^^^^^^^^^^^^^^^^^^^^^^^^^^^^^^^^^^
這句話看起來總人口減少房價會跌看似很合理,
但有沒有想過減少的350萬人口,
可能都是來自於偏鄉地方的減少,
也就是說現在六都+新竹中的人口還是維持,
甚至像日本東京一樣,人口還持續增加,
都市化直接打敗少子化,房價照漲


然後大家狂印鈔票狂降利息
房價繼續往上噴

鄉下變鬼城 都市人更多
各國央行現在流行「現代貨幣理論」

胡搞瞎搞

貨幣就是一直貶值

沒什麼好懷疑的
me5888 wrote:
貨幣就是一直貶值
沒什麼好還疑的


貨幣是貶值沒錯, 但貨幣供給量和獲得卻是增加的, 所以購買力沒減低多少.
不然你為何會加薪?
如果你沒被加薪,那就........只能算了. 對公司而言是價值的問題.
me5888 wrote:
各國央行現在流行「現(恕刪)


能課別的國家鑄幣稅的央行才有玩MMT的資格.

而台灣,

只有被剪羊毛的資格而已.....
貨幣戰爭就是這樣來的

繼續低息數十年

所以有價值的房地產怎麼能不漲呢

me5888 wrote:
貨幣就是一直貶值
me5888 wrote:
繼續低息數十年
所以有價值的房地產怎麼能不漲呢


同理可證:

有價值的滷肉飯, 怎麼能不漲呢?
有價值的香雞排, 怎麼能不漲呢?
有價值的摩托車, 怎麼能不漲呢?





有價值的工作, 收入怎能不漲呢?
如果收入不漲.......就算了.
對公司而言, 價值的問題而已.
me5888 wrote:
貨幣戰爭就是這樣來的

繼續低息數十年

所以有價值的房地產怎麼能不漲呢
(恕刪)

你說的沒錯,但要知道美帝亂印錢,未來有誰要幫美帝擦屁股呢?
我知道台灣是跑不掉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