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始人口負成長,房市未來是?

人口減少之後人就會往都市集中?

真的是想太多了,那是因為國外地太大,去趟醫院動輒3~5個小時,非住都市不可,

台灣除了醫院到處都是之外,去地區性的大醫院,就算給你住高雄跑台北就醫也就2個小時(高鐵),

套一句老話:【國情不同啦】

更不用說到時候哪裡是都市哪裡是鄉下還不知道呢

台北市商圈外移光光,加上誰知道哪一任政府會不會突然大動作遷都,

老實說,台北市群山環繞腹地又小,不論在國際上還是在台灣本島上都不屬於適合發展都市的地區,

發展都市的首要條件就是【地形平坦】,大台北地區一半以上都是山,根本不適合形成都市,

形成都市的地方也會因條件消失落沒變成郊區,近年來商圈轉移非常明顯,

台北市商圈幾乎都已經搬到新北,新北現在已經飽和,接下來又會外擴到桃園,

老實講新北腹地也很小,到處都是山,也不適合都市發展,

但是一到桃園就不一樣了,腹地直接大兩倍以上,都市吸力極大,

工商業基本上一進桃園就不會想外移,腹地大實在太方便,交通四通八達,

不會像林三淡一樣,腹地小就算了,主要聯外道路還只有一兩條,造成又擠又塞,

20年過後桃園就是蛋黃區,新北仍然是蛋白區,台北市恐怕淪為郊區。
greenXC60 wrote:
我快50歲

我只有...(恕刪)

大大的想法跟思想很棒 5分奉上
養兒防老的想法真的不合時宜
養兒女不是用來養老或依賴的
如果家長還有這種觀念會造成孩子困擾 另外也表示做家長的沒有理財規劃能力
人口增減本來就是持續變動的變因,正轉負、負轉正本來就會在交界時間點頻繁發生,

怎不想想過去70年來人口都是正成長,最近一兩年居然出現歷史上不曾見到的負成長,

還不快大肆報導??

usa207 wrote:
新聞看看就好
我兒子2018/6出生當天就看到本月正式邁入出生率低於死亡率的黃金交叉
然後去年也交叉了一次
今年又交叉一次?
只要媒體存在,應該每年都會交叉個幾次吧
沒新聞報的時候就給它交叉一下交業績
我覺得大家沒有討論到重點
重點是整個台灣人口結構的大轉變
我並沒有說房價一定要漲或是一定要跌

5年後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佔人口20%
這對房市的影響是什麼?
對家庭而言會不會增加長照費用?
65歲以上有20%人口,能有多少生產力,會不會拖累總體經濟,對房市的影響是什麼?

14年後人口中位數是50.4歲--2人中有1人超過50歲
等於國家勞動力嚴重缺乏,有人說引進外勞,外勞賺的錢匯回本國,對台灣房市有沒有影響?
老年人死亡留的房產給年輕人繼承,是否會變成剛性需求減低?

後面就不打了
當然看日本或許是一個好的借鏡
台灣還是有跟日本不一樣的地方
自有率就差很多
稅率也差很多
該怎麼看真的很難說...
但跟現在的狀況鐵定會有很大不同的
IU妹妹 wrote:
我覺得大家沒有討論到(恕刪)


人口老化,在很多現代化國家早已出現了,通常該國政府政策,就是會調高法定退休年齡,歐美國家已是這樣做了,台灣幾年前也是這樣調整,勞保退休年齡從60歲,延長至65歲,前幾年的年改,警、公、教也是延後退休。

醫藥衛生進步,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增長,且老化慢,加上很多工作是依賴經驗及技術,並非勞力,其實很多人到退休年齡,論身體狀況,其實是還有工作能力及工作貢獻的。

至於養老費用,放心吧!先前層有報導,這一代的老人是史上最富有的一群,並且普遍都有月退。
IU妹妹 wrote:
看到新聞國發會統計說...(恕刪)

應該會像國外一樣,市區價格貴死人,郊區價格笑死人,但郊區房不保值又不方便,估計大家也不會喜歡就是了
漲多小跌...低利, 老屋跟物價上漲!
人口減少不會讓房價大回檔
ryanku wrote:
應該會像國外一樣,市(恕刪)


多郊區的房子會沒人要?

市區蓋的好的房子必定搶手是一定的,但台灣面積不大,各縣市距離不遠,交通便利,宜居的鄉鎮很多,但差一點的,或遠一點的,一樣可以住人,我認為價錢是會變便宜,不致沒人要。
tany3472 wrote:


你不要被板上的空...(恕刪)

買在六都房價保值

買在鄉下房價就崩了

人口持續負成長

供大於需,六都房價崩也是遲早的事情

但不知道要多久就是了
我覺得就是變成富者恆富 窮者恆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