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敢打壓房價.緣自1990年台股大崩盤

玻璃心邊緣人 wrote:
政府現在的打房手段並(恕刪)



只要出過一次'大事'之後,政府對於打房等措施就會相對謹慎很多,甚至怕不小心引發風暴,
1990年日本房價大跌引發20年經濟停滯,1997年香港也出現房價大跌,經濟慘了快十年,
2008年美國次貸風暴也讓美國經濟低潮3-4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你知道的,
現在房價就算再大漲,政府頂多讓它軟著陸,了不起讓房價持平,
甚至如果房價再漲他們要嘛不是建議你住離市區遠點,要嘛就是叫你用投資方式
縮短存頭期款與繳貸款的時間
玻璃心邊緣人 wrote:
政府現在的打房手段並(恕刪)


要讓本益比已經偏離本質的股市依然一路漲,拉抬資產價格絕對是最有用的方式

就拿1980年代後期那波好了,1989年一整年的實體經濟都是往下走,可是股市從4645-12682,
靠的是什麼? 靠的是房子與土地價格飆漲,那時一年就可能漲個一倍以上,
上市公司就算沒賺錢,重置價值的快速增加就夠支撐股價了,
比方說某間企業本業當年可能損益兩平,地產上漲卻有可能讓該公司的重置價值增加
超過一兩個股本以上,你說這樣的公司股價賣個一兩百是不是一點也不貴?

現在台股這麼高了,房價也加速上漲,我看政府為了維持股市榮景,
只要房價不是十五二十%的年漲幅,他們大概也懶得理吧,
畢竟股市反應基本面後還得房市來支撐
放晴吧 wrote:
房子崩盤大家才有錢賺(恕刪)




我後來有去查這歷史,1989年央行先是選擇性信用管制,然後升息,
1990年初就更大動作了,大幅升息還大幅調升存款準備率,信用管制也擴大,
目的就是要把房價打下來讓民眾有感..

但是,那時的措施太過粗糙,欠缺通盤規劃,因為實業在1989年已經逐漸走下坡,
打房大幅升息除了打到自住者外,還打到有負債的企業,需要借款的企業,
大幅調高存準率讓企業變得更難借到錢,另外就是房地產景氣下滑,
對於內需產業也產生衝擊不說,用不動產融資的企業因為房價跌擔保品跟著跌,
高利+抽銀根問題擴大,也一一面臨營運周轉危機,當然抵押房子買股的投資人就更不用說了,
從1990年4月開始就已經浮現這些問題,台股也跟著直線下墜,直到9月台股跌破3000點,
政府擔心引發經濟崩潰,才把緊縮措施全部結束,通算那幾個月房價跌了20%,股市跌了80%

那年台灣也出現不少淪為負資產的人,好在的是經濟成長尚有一定力道,才有辦法一兩年就恢復,
沒有搞到像日本那樣失落的20年,所以,後來政府對於打房政策特別小心,
甚至認為房價如果照市場機制走,(比如gdp上揚房價跟著漲)他們也不認為需要進場抑制,也就不意外了
2008-2021剛好13年

13是費式係數的轉折點.......



轉折點!轉折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