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成功要素 立判窮富心態

lawtaipei wrote:
事實剛好與你想的相反,
成功的人有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胸襟,
有一股傻勁,只要是對的事情,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個叫 “革命”,遇神殺神.贏了當 “總統”,輸了砍頭.我等平庸之輩,幹不了.你去.
lawtaipei wrote:
事實剛好與你想的相反,
成功的人有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胸襟,
有一股傻勁,只要是對的事情,雖千萬人吾往矣。
你站在既得利益者那一邊,以為自己往成功的道路上,
實際上只不過是像賭博默示錄裡帝愛集團的利川根,
伊藤開司才是富有人性的真實人生。


什麼是成功??我蠻好奇的..神擋殺神的殺神哥...你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我知道你是站在失敗者那一邊,以為自己已經身處成功的道路上

事實上你成功與失敗我不關心..那是你家的事..我好奇的是你這種人眼中的成功是指什麼?

對....你眼中或你心目中的成功是指什麼??

就真的在台北買間房就是這世上最偉大的成功嗎?

不然你一心的追求在台北買間房的意義是什麼?
lawtaipei wrote:
我知道被揭瘡疤很痛苦(恕刪)


那你住山裡當陶淵明啊,把房子賣一賣五折救一下無殼族。

然後跑到山裡,每天鋤禾日當午,生病自己醫,有菜自己吃!不用為了五斗米折腰。

不用等下一代,你這一代就獨立了。
lawtaipei wrote:
窮得頂天立地,總比有錢的猥瑣好太多了


窮真的能頂天立地的話,是很好啦.能立地我是相信,不管有錢沒錢的都一樣能立地.但能頂天的沒見過.

請你示範一次,頂一次天給我開開眼界 ? 真沒看過那個人在 “頂天” 的.

你不要頂不到天,還搞出一副 “猥瑣” 樣,就難看了.
Z3300
他有一股傻勁XDDD
omniyeh
傻勁 ? 有時候我都有好像在跟國高中生對話的感覺 ?對方說的詞句,好像 “與妻訣別書” 那一類課文的內容.
甚麼成功要素都是鬼扯的啦

都是倖存者理論

還有在教人成功的喔?

用點腦吧
Wolala0823 wrote:
甚麼成功要素都是鬼扯的啦

都是倖存者理論

還有在教人成功的喔?

用點腦吧


有腦子沒膽子一樣沒用

台中房子10萬/p的時候

沒膽,覺得還會跌,不敢買

台中房子20萬/p的時候

沒膽,覺得還會跌,不敢買

台中房子30萬/p的時候

開始講以前買的人都是倖存者偏差

台積電100元一張時候

沒膽,覺得還會跌,不敢買

台積電200元一張時候

沒膽,覺得還會跌,不敢買

台積電400元一張時候

開始講以前買的人都是倖存者偏差
Wolala0823
事後論天下無敵囉
一鴛一
沒膽就沒膽,藉口論才是天下無敵,去翻翻版上2010年以後的文章,叫沒膽子的買房超過10年了,沒膽子的還是不敢買,藉口真多
要學德國, 基本上規定一人只能買2個房子

台灣就是為了房子浪費太多時間及生命, 有的人的成功其實不算是成功, 因為制度沒設計好
導致一堆人投機取巧那種成功不過是把後代子孫的錢拿來現在花, 對, 就是房地產, 房地產的繁榮不是真的經濟繁榮, 那只是把後代子孫的錢拿來現在花, 因此漲價歸公及廣建社會住宅出租有其必要性。

房子太貴是沒道理的, 安身立命之地豈可炒作, 這是吃自已而已, 人有因緣都會再回來, 回來時發現房價太貴生活困苦, 是的, 你這輩子是有錢人沒錯, 但下輩子呢, 就算不是為自已, 那後代子孫呢?

居住正義要入憲, 不要再玩土地重劃這種騙人的把戲(重劃後表面上政府拿回55%, 事實上拿去蓋公園又是圖利建商, 最明顯的是高雄的農16公園, 當初就是要規定農16拿出土地蓋他1萬戶公宅, 這樣這些建商的豪宅價格就會受壓制, 因為太貴就去租, 不買, 這才是對的, 給人民選擇永遠是取重要的, 而不是補貼租金), 要規定土地重劃要拿出10%蓋公宅(要把原來的政府55%/地主45%改為政府50%/地主40%/公宅10%)

要入憲, 這樣台灣才有未來, 炒作下去, 沒人生小孩, 鬼城不遠了, 漲個屁

百達斐麗PP wrote:
好房網News記者王(恕刪)
ado016435 wrote:
要學德國, 基本上規(恕刪)

有土斯有財! 50+世代有2成後悔沒盡早買房

民視新聞網
2022年7月27日
亞洲人普遍有「有土斯有財」、「買房養老」的觀念,一份針對50歲以上國人的調查甚至指出,有20%認為退休金不夠用的人,最後悔沒有盡早買房或投資。不過在當前通膨、升息的社會環境下,50+世代要照料子女、父母,還要負擔房貸,壓力可不小。如何在退休後健康有錢不孤單,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文史工作者 張欽鵬說,「那我們現在這個所在地就是,剝皮寮歷史街區。」

耐心導覽解說,50歲的文史工作者張主任,典型的三明治世代。儘管子女學費、父母醫藥費接踵而來,但為了有更好的退休生活,每個月還是擠出1/5的薪水來投資。

買房養老的觀念,讓張主任年輕時早早置產。但同樣是50+的退休族,有70%靠著勞保、勞退作為退休後主要收入,49%仰賴個人儲蓄。不過有20%認為退休金不夠用的人,最後悔沒有盡早買房或投資。

文史工作者 張欽鵬說,「算是比較幸運啦,因為我們比較早結婚,然後那時侯其實是有長輩來協助買房,還是有那種傳統有土斯有財,希望有一個房子來養老的感覺,理想是想要再做一個幫孩子的買房規劃,實際上通膨的問題,真的你把這個錢投下去,好像投到水裡面.

投信業總經理 周輝啟說,「如果能夠透過長期、有紀律,找到合適的投資方法,未來展望讓我們財富自由,它是比較容易。」

根據調查,55歲能退休的族群,在財務、健康和關係幸福中,有超過75%的滿意度。但通膨浪潮下,低利率環境對下一代起碼要等到65歲才能退休的族群而言,如何支應退休後的生活負擔,挑戰更嚴苛。

(民視新聞/唐詩晴、李奇 台北報導)

請問A大你買了幾間房呢?


yiching123
我是台北市的有房族,且無貸款,我也覺得台北巿的房價貴得很離譜,慶幸自己早買,否則現在絕對活得不快樂!
ado016435 wrote:
要學德國, 基本上規定一人只能買2個房子

台灣就是為了房子浪費太多時間及生命, 有的人的成功其實不算是成功, 因為制度沒設計好
導致一堆人投機取巧那種成功不過是把後代子孫的錢拿來現在花, 對, 就是房地產, 房地產的繁榮不是真的經濟繁榮, 那只是把後代子孫的錢拿來現在花, 因此漲價歸公及廣建社會住宅出租有其必要性。

房子太貴是沒道理的, 安身立命之地豈可炒作, 這是吃自已而已, 人有因緣都會再回來, 回來時發現房價太貴生活困苦, 是的, 你這輩子是有錢人沒錯, 但下輩子呢, 就算不是為自已, 那後代子孫呢?

居住正義要入憲, 不要再玩土地重劃這種騙人的把戲(重劃後表面上政府拿回55%, 事實上拿去蓋公園又是圖利建商, 最明顯的是高雄的農16公園, 當初就是要規定農16拿出土地蓋他1萬戶公宅, 這樣這些建商的豪宅價格就會受壓制, 因為太貴就去租, 不買, 這才是對的, 給人民選擇永遠是取重要的, 而不是補貼租金), 要規定土地重劃要拿出10%蓋公宅(要把原來的政府55%/地主45%改為政府50%/地主40%/公宅10%)

要入憲, 這樣台灣才有未來, 炒作下去, 沒人生小孩, 鬼城不遠了, 漲個屁


我今天啊

路過了我心中最適合殺神哥未來的歸屬

最適合他的房

76萬時我就推薦殺神哥了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不然連吃屎都趕不上熱呼的了

旦現在可能不止了

海灣新城

因為整片社區都在整修

我去買肉粽時有路過

這算貴嗎?



房價不是貴

而是大家只喜歡自己認定的地方

很多人都是有夢想的.你要說幻想也行

就是這些人喜歡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

而自己買的起的..確會被自己看不起

所以就成一個死迴路

1.買的起的...你看不起...

2.所以你想買你看的起的..

3.旦你看的起的..你買不起..

4.那社會現實就會要你買你買的起的

結果就又回到1

永遠的1.2.3.4

結果是什麼

永遠的一事無成



而且

說真的

說話最大聲時

說話最公平正義的情況下

就是錢都別人在出的時候

因為你認為需要10%的土地來建社宅

地主和政府就要無條件的吐10%出來

那..如果有人認為.

為了人民的未來..你的收入要拿60%出來救那些躺平一族的年輕人

剩40%你能不能活不重要..重要是的..躺平一族的年輕人能爽爽的過

你願意或是說你能無私的把這60%拿出來嗎??

不要說你不願意..畢竟這規則是你提出來的

因為年輕人需要..地主就該無條件拿多少出來分..政府就要拿多少出來送..

那...你該你付出時..你願意嗎?
我認為這就是倖存者偏差
窮人換成有錢人心態只會死得更慘而已

有錢人虧得起
窮人輸不起
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的差異
讓有錢人越來越有錢
窮人越來越窮

成功有很多原因
運氣也相當重要
失敗的共同特徵就是得過且過的擺爛
就算階級複製的情況
再好都會被擺爛的性格拖垮
我就有認識某企業的後代
擺爛到差不多坐吃山空了
經營權都被搞走了
還天天在那邊搶限量公仔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