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像我們這種不懂股票也不懂基金的鄉巴佬
在十年前基金大紅一堆人跑去買的時候
看到大家一直在說投報有多高,今年又有17%投報什麼的,我就不曾心動過
那時我心裡想的是,如果我是投顧公司,我賺10%我也一定要把帳弄到只有2%,有賺錢一定放進自己口袋,賠錢一定賠投資人的,拜託,是我辛苦在操盤耶,有分一點肉屑給你們就不錯了,反正你們這些笨蛋又不知道我們做了什麼,我賺錢幹嘛乖乖拿出來
股票就不同,買什麼都自己選的,盈虧自負
我就不知道現在的台灣沒背景的小老百姓有什麼投資是穩賺5%的
有這麼好康的話,我把我自己還有我祖宗十八代的房地產全部拿去跟銀行貸款,我不用貸多啦! 3000萬就好,拿去投資你說的穩賺5%的那個,一年可以收150萬,扣掉房貸利息才60萬,我幹嘛還工作?躺著就年收90萬
台灣人還需要工作賺錢嗎?全部的人一起躺著賺
如果真的有穩賺5%的投資,銀行幹嘛2%放款給你?
銀行不會自己去投資嗎?誰要放2%的款?
為什麼台灣現在利息這麼低?就表示台灣現在的投資環境普遍的投資投報就是沒有高多少
為什麼20年前定存利率跟房貸利率就有8%?
因為那時候你拿錢出去做生意,做什麼賺什麼,就算賣雞屎也能致富,現在呢?據統計現在做小生氣倒閉的比率是超過一半以上,就算沒倒很多也都只能勉強糊口賺一點工錢而已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除非你高人一等
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
這年頭買房比租屋虧多了!算給你看,租屋族這樣做,20年後倒賺1200萬
撰文者廖義榮 2015.08.26
購屋在個人與家庭的財務都是一項重大計劃,多數人可能都是貸款買屋,而貸款年期一
般是20年或更久,房貸支出可能造成家庭沉重的負擔。一般家庭財務資源都是有限
的,但人生不會只有購屋這個財務目標,可能還需要準備子女教育基金、退休規劃等。
假設你因為買房子把所有財務資源都用上,再也不能做其他財務目標的規劃,這樣的購
屋決策就不是一個好決定,所以在買屋前最好經過審慎的評估。
1.房貸最好不要超過總收入的1/3,以免影響生活品質
2.房屋貸款是否佔用了你的財務資源,讓你無法再做其他財務目標的準備?
3.另類思考:以租屋代替購屋
現在買的中古屋在20年繳清房貸後,屋齡可能已超過30年,到時的裝修、維護等都是一
大筆支出。如果轉手買賣,以房子的折舊算下來,景氣不佳可能賣的價錢不會太好。
舉例說明:如果要買一間35坪、總價1200萬的二手屋,頭期款420萬、房貸780萬、貸款
利率2.5%試算下來,20年要付出的成本已超過1,400萬。
但如果改成租屋,把頭期款及每月省下的錢用於投資,投資報酬率以5%計算,預計20年
後可累積到1,200萬資產,甚至更多,而且這筆錢隨時能動用,不必擔心市場景氣不佳、
房子賣不掉或折舊等問題
--------------------
選對投報酬率5%的金融商品
尤其此時正是政府政策打房
房價下修買盤縮手投資客建商慘套時
別看便宜就去接刀
租房真的比較沒煩惱
二十年後還能賺回一千兩百萬呢...(恕刪)
恭喜此篇上 57 ~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