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給 "部分" 年輕人的建議/分享 ~ ^^


sam197361 wrote:
政府應該可以考慮立法
在當事人死亡前
若財產未分享出去時
死亡後名下財產一律充公
也許可以幫人們看清[金錢]的真正意義
而不再盲目追逐
也可不讓為爭遺產而造成遺屬感情破裂的新聞一再發生...(恕刪)


這位仁兄 ~ 雖然我很擁護言論自由, 不過你後面一直再貼故事, 感覺好像變成你的部落格了~Orz

尤其我比較笨, 那些故事我又都看不太懂, 所以黑了你先囉~~ XD

eddie1999 wrote:
還是想再給抑鬱的年輕...(恕刪)


似是而非吧...

房價高,人民發聲,不一定叫抱怨....

開源也不一定比節流重要,要有一個很好的不衡點...

政府很白爛,政治與財團分不是,這是事實,但現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後做不到...

人生,不一定要賭,聽明點,也可以活的很自在,很安全...

中年人,與你想法不一定相同.

msiwilliam wrote:
似是而非吧...

房價高,人民發聲,不一定叫抱怨....

開源也不一定比節流重要,要有一個很好的不衡點...

政府很白爛,政治與財團分不是,這是事實,但現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後做不到...

人生,不一定要賭,聽明點,也可以活的很自在,很安全...

中年人,與你想法不一定相同...(恕刪)




嗯, 每個人的想法一定不會一樣, 所以我在文章裡面對"部分年輕人"寫了,



你應該要慎重決定, "錢"在你的價值觀構成裡, 要占多少的比例; 而我在這邊和你分享的目的, 是希望你能擁有更多可以"決定這個比例"的自由.


對於選擇要把這個比例放很高的年輕人而言, 開源絕對比節流重要. 至少我很難想像現在的社會型態, 一個年輕人會因為節儉而變成有錢人.

另外我也一再說明, 我的個性非常獨善其身, 而且我對於源自政府的改革, 特別不具信心就是了~

小時候讀書讀到, "無欲則剛", "人到無求品自高",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這些境界我真的都非常的景仰啊.

無奈天資駑鈍.......Orz





eddie1999 wrote:
而且我對於源自政府的改革, 特別不具信心就是了~(恕刪)


我也是..

但是問題在於,如果我們希望民主政治能夠延續下去,就要多讓年輕人知道,這世界的確有對他們不公平的地方,而且更慘的是,以後還會愈來愈不公平。希望他們也能夠去推動改變,而不是過早放棄抱怨。

政府,還是可以被改變的。如果不抱持這樣的信念,我們實在沒資格享受民主。


vaquero wrote:
希望他們也能夠去推動改變,而不是過早放棄抱怨。..(恕刪)


我剛剛不知道為何一時眼花, 看成 "希望他們也能夠去推動政變"........Orz

eddie1999 wrote:
我剛剛不知道為何一時眼花, 看成 "希望他們也能夠去推動政變"..(恕刪)


如果愈來愈多年輕人感受到不公平,卻無法改變,政變就有可能。陳文茜最近不是老是在擔心這個?

要不要老年人給中年人的建議呢?

可以準備自己的後事啦!

也別投機取巧啦!

好好享享清福!




其實20、30歲這輩,再怎麼努力還是有極限的。

因為競爭的項目,連父母那輩都要算在內:父母之前夠不夠爭氣,有沒有辦法讓你少努力10年,甚至出錢讓你創業。


我所在的一群朋友,包含我,都是國立大學畢業的,已經很努力,但沒有個什麼運氣的話,年薪也很難破兩百。

聽說之前分紅都股票大把的發、錢大把的給,但幾年前開始好像有定什麼法律就不行了。


然後通貨膨漲,現金變薄,勞保、健保,這個稅、那個稅,什麼什麼要繳的越來越多、越來越重。
福利也都還沒降臨到我們身上,現在都是上一輩、或退休的在享受。


我很認同,開源遠大於節流的說法。
但我得說,現在30歲這輩要在台北買房,真的是拿命去換。


我覺得上一輩的成本,還有薪水上的剝奪,壓在這輩上太嚴重了。

我一個同事被他父母數落不努力時,就回嘴說:「當你在壓榨人家的孩子時,你的孩子也正被別人的父母壓榨。」(他年薪大概快破兩百。)

我們當時聽了都笑了。
不太重要 wrote:
其實20、30歲這輩,再怎麼努力還是有極限的。
...(恕刪)


現在年輕人, 要出頭的機會"總數", 比以前少了許多; 所以我才會列出來, 如果你沒有背景, 又希望有比較好的經濟能力, 那只剩下哪幾個機會你還可以掌握.

另一方面其實我也在想, 這些機會, 還有多久的持續性? 世事多變, 真的也蠻難說的.

我這一代書讀的好的, 很多跑去當醫生; 現在當醫生的年輕人, 如果心裡還抱著幾十年前那種, 畢業會有富家千金帶著一間診所陪嫁的憧憬, 多半會很失望啊.

電子業分紅好的時候, 書讀得好的努力進配股好的公司; 現在稅制改了, 靠老老實實的員工分紅要短期致富, 也已經成為歷史.

注意喔, 為什麼會改稅制? 因為那時候也有許多人主張 "公平正義". 至於這部分的公平正義達成後, 是不是社會上較大多數的人感到比以前快樂, 我就不清楚了~ ^^"

最近跟台灣一家數一數二的一家創投聊天時, 他們提到從前年開始, 他們已經不投電子製造業跟相關供應鏈了; 所以他們現在的面臨問題之一是, 內部的AO根本沒一個懂比方說, 連鎖麵包店的成功要素是啥, 該怎麼選出好案子.....

跟著錢的後面去追, 真的是蠻辛苦的, 而且運氣始終占很大的比例..

如果真能達到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無入而不自得"的地步, 真是令人羨慕啊.

我一直達不到就是了. Orz.









吳小梅 wrote:
推台車去賣雞排吧

自己創業自己當老闆 不開心還可以做一休三

雞排店老闆 雞排社...(恕刪)


這不叫創業,這叫花錢給自己找份工作

政府的產業政策造成了資源重複投資在少數幾個產業上,結果就是大家都只能擠那幾道窄門
多花四年去拿個大學文憑好像也不能提高多少你的競爭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