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全國推案量第一的「興富發」為例
全年EPS才1-2元,
股價只有40幾元,
開建商不如賣汽車?
建商炒房嗎?
到底誰在炒房?
登卡普 wrote:
這點你放心!你想的到的,政府也會想的到,你沒想到的,政府已經幫你想好了。
土地增值稅是以,土地公告現值再加消費者物價指數計算,房地產買賣除了課徵土增稅,
還有契稅跟印花稅這兩項,因此關於課稅這方面,政府不會少收你一毛錢的。
guest2000 wrote:
那您一定知道,公告現值/市價(實際成交價)的比率大概多少吧?小於一就沒真正漲價歸公,而且,這個小於一也不是接近一,通常比中間值0.5還小,漲價就更沒歸公了,但是,地盡其利卻已經100趴,甚至更高了.
真正重點是要"地盡其用",不是"地盡其利",一塊地可以是建地,也可以是公園地,總該有個合適的綠美化空間比例,但,甚麼各種獎勵容積率多少趴,倒是真正的讓"率"變成"利"了.
各地方政府實際是炒作土地/房價的元兇之一,再由中央銀行的QE寬鬆銀根,超低的利率,配合銀行給建商的土融/建融,不但建商沒資金壓力,也沒利息壓力,市場資金一堆,當然建商就逮到機會,不趁此時大撈一筆還待何時?最終買屋人揹負高額房貸壓力,生活品質低落,還要每年再交地價稅/房屋稅給地方政府,而,這些揹負高房貸的選民歡天喜地的投票給這些首長,到底是誰得益(意)兼偷笑呢?總不會是高額房貸購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