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吐司 wrote:
若沒看懂一個都市的發...(恕刪)
人口少化是臺灣社會最大的問題,再加上企業大量西進之後,未來的購屋者的選擇也許不再是現在有屋者的思維.海灣住宅說真的很吸引我,然而是否20年後更甚50年之後,臺灣的居住品質將會有重大的改變? 市中心可能不在是有錢人的居住地,而只是工作的暫居之所及商業活動中心.
同樣地,以前若說核污染對購屋的影響力,應該沒有人會認真的正視這問題,在日本大地震之後,我想自己的下一間房子應該是核電廠中心30公里之外為主了...
paganch wrote:
人口少化是臺灣社會最...(恕刪)
淡江聲 wrote:
2010-06-18 12:53 文章編號: 20326033 個人積分: 15某人 wrote:
不過有一現象令人覺得隱憂,淡海土地拍出率仍舊不高,真是狼來了效應嗎?
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件事實:媒體寫評論的,甚至自稱專家的,其實多數是XXX.
挪去了一些"內線消息"與"資訊優勢",這些人沒有特殊之處.
有人憂心之前新市鎮只拍出一筆土地,殊不知,新市鎮一般住宅土地幾乎完全標光了,
而目前的土地多數是"商業區",並且"坪數不小",位置又在一期土地最北邊最偏遠之處,
如此,標下商業區需要有拾年左右才能真正有足夠人潮,
那麼還有財團願意真金白銀的投入21億,新市鎮可謂"勢在必行毫無懸念"
預估五到十年,新市鎮一期將是"滿滿的住戶",一期完全成功是可以肯定的,
倘若"順利"時勢配合",再接再厲,二期能繼續,那有多巨大的想像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