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14 wrote:633 我們做不到就捐薪水,沒問題~~~~~~~~~~~~~~~~~~~~~~~~~~~~~~~~~~~~~~~~~~~ 如果捐薪水就能解決問題,沒問題。事實上,捐薪水就不能解決啊.....捐薪水,633一樣跳票啊,幹麻捐,我可是很愛錢的股市20000點!!!
孫浩彧 wrote:+1舊公寓公設少,如果陽台外推,東加西加,實坪接近權狀。新大樓公設比接近 40%,原來實坪 30坪住的爽歪歪 口哨突然變不到 20坪,怎麼住?0分謝謝指教如果<實坪>一坪換一坪,大概全台北市都想更新了 加持 我記得丁丁有說過是實坪計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依現有制度下建商的意願是不高的,那現在還要開牛肉,請問建商的配合度?』目前來看丁丁的解決方式是大幅放寬容積獎勵…簡單來說就是容許建商在相同條件下解禁蓋更高的大樓這也許是解套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將造成拉低大樓的住宅品質、以及週邊社區的生活品質嘛…反正不欠債的話,丁丁覺得玩得過去就好了--wiki:容積管制容積率是都市計畫中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它間接反映了單位土地上所承載的各種人為功能的使用量,即土地的開發強度。人口眾多的地區往往建築容積率較高。容積率越高表示土地的利用率也就越高,但是對周邊的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也越大,因此不可能無限制的提高容積率,所以世界大部分地區對於城市的建築容積率均有管制。
老舊房子在不都更,地震一來很恐怖。房子的安全性隨著年份逐漸降低。現有老舊公寓都更更是必須,除了安全性以外,還可解決周邊停車問題,建設地下室停車場,要求汽機車停入地下室。不用出錢是最好,但是東西用那麼久了,換一個全新的付些錢也不為過。政府要獎勵,容積獎勵跟稅金減免,要有誘因讓人想都更。解決貪心釘子戶問題,越晚同意錢越多要解決,文林苑就是一個例子。90%同意就可都更,因為一個仁影響其他人的權益,更何況還有公共安全的問題,已不是單純個人財產的問題了。政府無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