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十年1/3大專學校要倒閉了

窩克workmail wrote:
少子化造成供需反轉

需求瞬間大減1/2

我看台北市房價這波連跌十年80%左右

還沒下手的恭禧了

)


剛好相反,遺贈稅大降,ECFA效應,資金回流,我預估這波房價小小修正到2010年底大選完畢後,
台北市將最少連漲5年以上80%以上,不信,可以拭目以待!


想想看,光98年全年贈與棟數達3萬3,256棟,繼承棟數達3萬6,579棟,在中國人"賣祖產就是沒面子"的觀念下,
這些屋子可以說等於憑空消失掉
,在別的縣市還好,反正地大,屋多,但若台北市來看,這樣消失掉的供給面..
你說可怕不可怕,更別忘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跟父母住的這個因素

以下為新聞轉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頁 > 財經新聞
財經新聞速報>> 房市/遺贈稅調降1周年 贈與棟數創18年新高、繼承次高(2010/02/11 14:45)

遺贈稅降為10%,綜所稅扣除額調高。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遺產及贈與稅法修正案在98年1月21日由總統宣布施行,稅率雙雙大幅降至10%,同時大幅提高免稅額,1年多來產生的效益驚人,根據內政部統計,98年全年贈與棟數達3萬3,256棟,繼承棟數達3萬6,579棟;其中,贈與棟數創下史上新高,繼承棟數則僅次於1995年,為史上第二高。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過去國內遺贈稅最高稅率高達50%,對許多富豪來說,這種不可承受之重的稅率,往往讓他們選擇早早將資產移往海外,以免夜長夢多,而在去年政府大幅降低稅率至10%以後,贈與棟數大幅增加,民眾辦理繼承登記的意願也提高,顯見降低稅賦確實對不動產有正面積極的影響。

徐佳馨指出,遺產贈與稅對不動產市場的影響有多大,看看過去的情形就知道。民國84年立法院三讀通過遺產及贈與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後,就出現過一波遺贈潮,當時遺產稅免稅額自200 萬元提高為700萬元,贈與稅免稅額自每年45萬元提高為100萬元,配偶間及子女婚嫁贈與100 萬元以下財物,不另課稅,就讓繼承移轉件數拉到3萬8,144棟的歷史高點。不過,當年由於1995閏八月影響,贈與棟數直到次年才爆衝,此後年年超過2萬棟,遺贈稅的效益可見一斑。
就各區域表現看來,去年贈與移轉棟數前三強分別為高雄市的250棟、台北市的218棟、台北縣的204棟,徐佳馨分析,贈與移轉除了單純的財產轉移外,不少是看好市場前景,為子孫提早做好佈局的富爸爸、富媽媽,因此市場表現也成為贈與者當初的重要考量之一。

而在繼承部分,則以台北市(483棟)、北縣(161棟)與高縣(146棟)傲視各區,徐佳馨表示,可能是因為同一人名下有多棟不動產所致,當然,區域房價表現佳,或者是區域前景看好,讓繼承人有利可圖,也是讓繼承人願意辦理繼承登記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何遺贈稅的威力如此大?徐佳馨指出,由於個人名下不動產的稅費計算是依照公告土地現值和房屋評定價值為計算基礎,因此往往與一般人認知的市場成交行情有相當差距,以至於不論是在房屋稅、地價稅、遺產稅等以公告現值為基礎的稅費,都能因此合法節稅。也就是說,如果要靠不動產節稅,同時具有低土地持份以及高市價的產品,例如類似公館戀戀台大的精華商圈大樓型店面,或是如帝寶一類的社區型豪宅,都是上上之選。
生男多生女少,自古以來一直都不會是問題.....因為打個戰就平衡了.....
本日最經點
151515151515
想太多,你以為現在學校都是教育事業??????

是營利事業了,會因為少子化就倒????????

2008經濟風暴,台灣也經歷前所未有的困境,

但是倒掉的公司又有幾家呢??????????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讀書,所以也一定有人不喜歡讀書,

但是家裡經濟又還不錯的,所以野雞大學還是會存在的!

除非台灣可以像歐美一流國家一樣,可以讓不讀書的人也有前途,

這樣野雞大學才會倒掉!


不會啦 以後會有很多阿陸仔 以及外籍新娘生的小朋友去上學啦!


herb16899 wrote:
未來還有2大出路,
...(恕刪)


首先有個觀念想讓大家瞭解,不管是簽ECFA或陸生來台都不會只有單向,一定是雙向交流,陸生可以來台當然台生也可去大陸,雖然目前台生早可以到大陸唸書,但因目前還沒承認大陸學壢,所以人數有限,當台灣承認大陸學壢時陸生也可來台念書,目前情況來看來台灣唸書的人數一定少於台灣過去大陸的人數(這應該不用解釋吧,北京清華或交大世界排名都贏過台灣,學費又比台灣便宜,再笨的人都知道要怎麼選,大陸人還不至於笨到如此吧,當然台灣前面的大學還不至於招不到生,只是最優秀的都跑到大陸,而次優秀的去念台清交成罷了),排名後面的大學其實不用等10年,應該馬上就準備收掉了吧~~
朋友的補習班本來只招收國小及國中的學生
幾年前開始招收高中生
因為比須擴大學生的層級才有足夠的學生
另外,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最近幾年台北托兒所倒了幾成?

各位只注意到少子化時的出生人數變少
但是反應更快速的是靠學生吃飯的相關從業人員的生技
而且是幾年前就已經陸續擴大效應
這些為數不少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性--轉業困難
也就是他們的專業幾乎只能在教育這個領域生存
當學校倒閉的骨牌效應產生後
這些人很難有其他謀生的機會

教育體系的相關從業人員是很龐大的
這些人失業後
房價會沒影響?
而這一波過去後
當少子化的這一代長大開始要買房子的時候
普遍的房價會比現在高嗎?
價格從來都是供給與需求的拉鋸


把公務員的每年考績獎金(因無裁員,所以不用考績獎金)和補貼18%的利息錢,加起來有1千5百億以上
再把公務員的薪水打九折,多出約8百億,共2千3百億
拿來補貼生育孩子,因為很多人都生一胎
那就補貼第二胎.第二胎開始1胎一個月補助1萬,直到18歲
我想生育率回到1.5不是問題。

因為生育率增加0.5約10萬人(概估)
10萬人*12萬/年*18年=2千160億(這金額會在補助第18年才達到)

舉例
94年地方政府公務員平均年薪111萬,扣掉考績獎金再打九折,他們年薪還是約90萬以上(平均月薪7.5萬)
94年中央政府公務員平均年薪177萬,扣掉考績獎金再打九折,也約有145萬(平均月薪12萬),
但是把錢拿來補助生育,會有極大的幫助。
生育率攸關國家百年大業,國家公僕薪水打8折來幫助國家都說得過去

以上數字皆為概估,有錯誤請指正
i9420 wrote:
那就補貼第二胎.第二胎開始1胎一個月補助1萬,直到18歲
我想生育率回到1.5不是問題。...(恕刪)

想太多...前面已經說過了,越北部城市的生的越少,區區一個月一萬?
不生的還是不生,但要生的還是會生,結果就跟教育券一樣...沒有發揮"強勢貨幣"的效果.

不過後來的私立學校也不是白癡啦...既然要當學店,那當然早就想清楚了,
真到那時候?學校周圍已經從不毛之地成為商圈了...
了不起拆掉改建住宅囉...反正已經從幾千元的鳥地變成至少幾萬元的建地了...噗...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i9420 wrote:
把公務員的每年考績獎金(因無裁員,所以不用考績獎金)和補貼18%的利息錢,加起來有1千5百億以上
)


大大,您低估了,18%在5年後,一年光利息補貼就要一千四百億元了.

請見下方新聞轉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貼18% 未來17年要再花2兆元


2009-1-8

〔記者楊久瑩、曾韋禎、鄭琪芳/台北報導〕十八%利息補貼的黑洞到底還有多大?銓敘部官員昨經試算,軍公教十八%優惠存款利息補貼至少還得再花掉政府二兆的預算;而民國一○四年將會是人數的高峰,屆時將有約五十一萬符合資格的軍公教退休人口同時領十八%優惠存款,政府一年得支付高達一千四百億元的利息補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