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縣有2棟新透天厝總比有現金500萬還強,宏達電王董雖然市值高低取決於股票面值,就算宏達電一張股票掉到300塊,她也是大家公認的有錢人~~ 股票買賣,有人賠錢,也代表有人賺錢,否則無法成交,有錢人流入另一個有錢人手中而已。
1、房仲說的都是鬼話、屁話,房仲的說法也不代表房地產市場,但是台灣有錢人多是不爭的事實,也許20%的上流社會人士掌屋了60%的房地產,剩下80%的人爭取40%的房地產,當然無法人人有獎,市區人人搶地所以大家都只能住大樓,郊區鄉下如果是地方上好地段的,也是很多土財主搶,所以現在大家看到很多房子但因為居住環境或價格太高而無法成交。
2、我一位伯父毫不起眼,不到50歲軍職退休,轉調學校並擔任要職,月收入20萬初(雙薪),是我的6~7倍,但是卻住在我隔壁,更不用論那些上市櫃公司董事、高階主管、政府高官、土財主、投資客...等,大部份的資源掌握在少部份人手裡。
3、房仲的話不要相信,但也不能傻傻的等房市泡沫才下手
您真的是挺狀況外的耶。
一般我們所說的有錢人是以"人"為單位,還是以"戶"為單位?
大多都是指有錢家庭吧。
您說紙上富貴沒意義。
那麼家裡有房產三、五十筆,地產一、二十筆的[小康]家族,靠收租可以每月收入百來萬。
個人的戶頭可能都沒有您說的一百萬美元。
就算有超多現金也不會每個人都存一百萬美元在個人的戶頭裡。
像這樣的人,在您的計算裡面不算是有錢人。
可是對一般老百姓來說根本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咩。
--------------------------------------------------------------------------------
大多數的有錢人都不會一直抱著現金在那裡自HIGH
因為他們都知道用錢賺錢才是最快速的方法。
然後依照個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選擇不同的投資產品。
您要說他們把賺來的大把鈔票再拿去轉投資其他商品的同時,就脫離了有錢人的行列?
那只是您一廂情願的看法罷了。
是因為帝寶是國內最典型又有大量成交的豪宅建案
也是很多房仲業拿來說嘴和比價的對象
你要聽更多的例子?
舉例給你聽
敦化北路上某中古大樓
超過90%的大多數住戶買在剛建好時 當時的價格每坪約30-40萬
友人也是住戶之一
買價在36萬/坪 他買的是65坪的產品
共花了2340萬
去年 樓上有個老先生
為了買下同層隔壁間打通做為和兒女全家居住在一起之用
所以向鄰居購買隔壁戶
無奈價格很難談
為了和兒女住在一起
所以出了高價 花了100萬/坪
買了隔壁鄰居的房子
因此 友人說 全大樓的住戶都很高興
該成交價 已經成為該社區的經典
因為只要有外人來看房
都會被仲介拿來宣傳
對外宣稱
我們X社區成交價現在是100萬/坪
朋友也用100萬*65坪 來算他的身價 =6500萬
他沒有注意到的是
老先生是為了要打通兩間
所以才出高價購買隔壁的房
並非所有的房他都要
其他住戶開始掛100萬賣
但這一個成交價 100萬
後來一直沒有再成交 一直到現在奢侈稅開徵
但是仲介仍然對外宣稱
該社區價格已經漲到100萬/坪
上看120萬
網友說得好 有錢人多寡 干我甚麼事?
我幹嘛要算有多少有錢人?
因為總是有很多房仲說有錢人很多
要來詐騙你追高買房
仲介的話術>
有錢人很多(用這種方法算出來的當然很多)
所以你不買 很多有錢人會跟你搶著買
你不惜售 後面還有更多有錢人要搶你手上的房
所以你不買就來不及了
這真是一堆鬼話 存在著嚴重的邏輯問題
有錢人很多 可不代表 願意用幾百萬/坪
去買你手上房的人很多
有錢人多 跟 要買房的人多
兩者根本沒有邏輯上的相關
會有錢 沒有幾個是笨蛋
會把有錢人想成笨蛋的
幾乎都不是有錢人
會跟你說這種話的仲介
也不過就是另一種型態的老鼠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