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資料判讀,不是空口說說,與想知道的人分享資訊,我也很希望有人去找些實在的資訊分享。
資訊不對稱、財團、建商、房仲壟斷媒體是當前的大問題,就像前幾天美女主播、以天使微笑報導台灣人口增加達2333萬人,沒有分析嬰兒男女比例、沒有提到人口持續老化,然後下一則新聞是高雄地價創新高。
這樣的報導根本是以片面資訊鼓舞大眾投入房地產,不是嗎?新聞為什麼不報導人口紅利消失可能的未來趨勢,勞、健、公保等等虧損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人口紅利消失,延後退休也是因為人口紅利消失,而這正在開始衝擊房地產市場。
去年底政府為調漲保費,提到人口問題,一堆人怕勞保會倒,一次領出退休金,共約提出1500億台幣,這些人知道人口紅利消失後,房地產可能也會不好嗎?這些人如果把退休金投入房地產,將來要是跌下來,如何安老?
cage9999 wrote:
每個消費者,買房這種...(恕刪)
我也贊同+1
樓主光是這個月就發表多篇看跌的文章
引用的數據圖表大多相同(剛剛看第一頁就有三篇)
如果真的有心...為何不同樣一個版一直持續更新往上推就好了
十年前...電視上一堆老師害死真正想買房的人...就如同樓主這樣
一路看跌...結果延後讓這些人入場...
真正壯年人..30幾歲有需求的人延後到40歲入場
反而擠壓到後面30幾歲有房子需求的購買人
房價一定會有漲有跌...沒有任何東西會一直漲
但是在等待的過程中...也一蹬會付出相當的成本
時間..地點..貸款的利率...租屋的成本..交通的成本..
把這些再考慮進去不見得會比較有利
如果這些人...一路聽這些專家的話...結果提高取得成本...
那這些看跌的專家...會賠錢給這些市井小民嗎...
買房之前...我都在手機板逛...曾經有個人說假設iphone5的造型如果像流出來的造型一般
就要捐10萬...結果出來後一模一樣...
一堆人用小額捐款...看樓主會不會出面...還因此上了新聞報導..
當事者卻從此在01蒸發(或者是換個帳號在上)
在論壇上面po文又不用負責任...不是嗎??
買房也有地區性的差異
像台北...投機客多...一棟房子可能一年轉手2次都不過份
但像彰化這種地方...很多人都是一棟房子就一輩子了...
轉手的人比起台北真的是少太多了...尤其是鄉下地方
最大的投機客就是建商...低價時取得土地...
一區一區蓋...要房價跌首要就是要打擊建商
真正要買房的人...如果一直到01這些論壇...
我看再過幾年也買不下去...
就像樓主標題既然是不負責.不準確...那還發什麼文章??
有膽子就發個負責任準確的...要怎麼負責任一起寫寫
最好找個代書寫個契約...
在各國房地產崩盤的經驗中,最著名莫過於日本。1985年9月的日本,與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等國財政首長簽訂「廣場協議」,五國財長同意讓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後,由於當時德國政府全面防堵熱錢流入房地產,所以國際資本選擇進入當時全球最強勢的日本國內,其中大部分又流進日本的不動產,大量熱錢炒作迫使日本房價上漲,日幣大幅升值,而當時日本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施行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與過去四年的馬政府相同),飆漲的房地產,引誘許多日本人紛紛拿出畢生積蓄投資不動產(與台灣有積蓄的公教、菜籃族紛紛搶當投資客相同),1990年3月,日本六大城市(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户、橫濱、京都) 房地產價格達到不可思議的價格,這是空前的產業榮景,談房地產泡沫只會被笑話。
當時日本全國土地面積只有美國面積約4%,大約等於美國加州(California)面積大小,但整個房地產市值總額卻相當於當時整個美國房價的四倍,美國全國的房地產總價也不過等於東京的房地產價值,普通勞工階層即使花費畢生積蓄也沒辦法在日本主要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與台灣很類似的,當時多數日本人「相信不動產價格只升不降」的神話,爭相購買房地產。但很可惜,泡沫總有破滅的時候,從無商品例外。1990年秋季,東京房地產交易量突然大幅下滑,然後價格從東京為中心開始崩盤,1991年,六大都市房地產價格平均下跌20%,然後價格從東京為中心開始崩盤,1991年,六大都市房地產價格平均下跌20%,隨著國際資本獲利了結後撤退,由外來資產與本土資金一起狂炒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日本人一輩子沒看過房地產崩盤的現象,直到2000年,日本商業不動產平均價格跌幅達到70%以上。
請問一下樓主,交易量要在哪裡查阿?因為看到交易量大幅萎縮,那房地產下跌也就一兩年的事而已,要猜尾端還是要有數據才成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