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房價的一點小小感想

這。。怎麼又變成這種討論導向。。。
我整個核心只是想表達
從需求出發做自已做的起的事
未來的事也不知有沒有未來在等待。。
而和買不買。何時買。買高買低。
那跟本不在我的內容裡。。。

另外我並無意去討論當年
因為那年金融海嘯
聽我買房時。
同事朋友們都用你是笨蛋吧那種眼神看我。
並沒有像有些版友說的那一半的價格買起來多從容
為何叫咬著牙
因為那時整天報導都搞的台灣快毀滅。股市要直奔一千點一樣
誰能保證明天會如何。
我只是評估了,買了後,就算工作有異動,我們夫妻是否能支撐那樣的貸款,
風險總是要自已評估和承擔,若風險太大,要嘛降低風險,要嘛不做。

一句因為當時很便宜,而不去看那時的時空背景,我也不知該說什麼。。。

tiffany0211 wrote:
如果在5年前看這篇文章,我會說這篇是勵志文,寫的很好,很正面

"時間"是一項重要的因素...(恕刪)


一個會在2013年下半年大言不慚說自己曾準確預測宏達電沒1300價值,黃金沒1800價值的人,談時間這個因素其實沒什麼說服力,怎麼看都像是馬後砲


stayheart wrote:
這。。怎麼又變成這種...(恕刪)
是啊,買間房子來自住本來就是很單純的一件事,就是需求+口袋深度,偏偏就有人喊多喊空、看多看空,非要變成房地產分析師才能買?

房價貴或是便宜,不是你買不起的就叫貴,也不是你一次可以買好幾間的就叫便宜,房價的貴或便宜是比較出來的,房子跟房子比,區域跟區域比。

抓相對價格容易,抓絕對價格困難,偏偏這個版上很多人都捨易取難。
與其花時間研究房地產多空,倒不如去研究股票,可以融資還可以放空,還可以一股一股買賣,真要買來自住的話,真的就單純一點就好,搞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分辨想要跟需要的不同)+做好財務規劃,就這樣,沒錢就存錢,有錢就下手,下好離手繼續上班過生活。
有需求,有能力,不要妄想透過這個房子要賺多錢或虧多少錢的心態就買

如果沒有,就租屋,等到你理想及合理的價位再買,這價位多久會來或不來,不用怨天尤人

,買不買都是自己的決定,十年前買新北,兩年前買台中都是有自住需求,也用這種心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