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竟然搞這招 擺明要對房地產投資客秋後算帳了 腿軟>

鑽漏洞中槍 剛好而已
majusty66666 wrote:
贈與屋5年爆23萬棟 當心查稅
房產「受贈族」要小心了!最新統計自2009年調降遺贈稅至今,房屋贈與移轉數量5年共爆量達到23.1萬棟,去年5.17萬棟更創下23年新高。國稅局已盯上「受贈族」售屋,是否按規定核實申報,房仲業提醒,在節稅上多點考量,避免補稅還要被罰鍰。
2009年初遺產稅、贈與稅稅率調降為10%,不但吸引資金回流,贈與移轉棟數也從當年起快速走高。內政部統計顯示,2013年贈與移轉已達5.17萬棟,創下1991年以來新高,從2009年至今累積23.1萬棟贈與移轉。而今年前5個月光是六都就已累積1萬8776棟贈與量。
不過近年政府查稅動作加強,「受贈族」取得成本低且易於稽查,出售時反而出現可觀的財產交易所得,加上實價登錄後有更多資料可參考,已有許多受贈族因不按規定核實申報被查稅並罰鍰。
日前財政部就查到1個補稅案例,民眾在2011年將父親於95年贈與的房屋以500萬元出售,因為當年已申報贈與稅,所以他在該年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時,是按財產交易所得標準列報交易所得85萬元。沒想到財政部查證認為房屋受贈取得,應該以受贈當時贈與稅的房屋評定標準價格230萬元為取得成本,經扣掉過戶手續費、仲介等費用30萬元,最後核定此筆財產交易所得為240萬,變成短報155萬元,不但須補稅,還被以漏稅加徵罰鍰。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分析,由於遺贈稅率大降,許多父母會採取贈與方式移轉,這是移轉量逐年攀升原因。她提醒售屋人除了要保留相關單據外,在節稅上也必須多費思量,以免連補帶罰得不償失。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建議,「受贈族」可以用自用住宅重購退稅的規定,兩年內買賣自用住宅,只要重購自用住宅的房屋價格超過原出售價額,就可以自其應納綜合所得稅額中扣抵或退還。
~麥卡倫‧神奇哥~ http://cbr1125macacaca.blogspot.tw/
知不知台灣財政目前有多差?不在馬沒連任壓力下努力搶錢,難道要等下任,所以這兩年大家皮蹦緊一點等著被搾
打趴後

在廢除就行了

政府這樣做也不錯


畢竟房價真的太高
bbp408 wrote:

板上不有一直用法人持有,然後再股權轉

那些公務員 搶錢的時候可精明的很
有沒有逃漏,是由國稅局去判斷的吧

反正在事實認定上,稽查員認定的結果認為你有逃漏,而你解釋不出來

那大概就中槍了


為了規避奢侈稅,利用子女贈與再賣,很容易被抓的吧



國稅局只要稽查

1.持有時間短

2.年齡未滿30

3.收入在100萬以下

4.存款暴增

以上這幾個條件,用電腦勾稽會抓不到人?


不抓,是為了要準備加罰漏報的錢,現在處理是剛好而已
少數人唉唉叫,更多數的人則是拍手叫好。台灣是個很民粹的地方,有錢人若是太招搖,一定會被打成黑五類的。財不露白,謹言慎行呀。
paul168168 wrote:
少數人唉唉叫,更多數的人則是拍手叫好。台灣是個很民粹的地方,有錢人若是太招搖,一定會被打成黑五類的。財不露白,謹言慎行呀。)


以paul大的台灣民粹分類法來看

嚴長壽,鄭崇華與郭台銘這三位算黑五類!?

paul168168 wrote:
有錢人若是太招搖,一定會被打成黑五類的...(恕刪)

難道放任有錢人招搖?炫富?
沒有後援+辛苦買房的人對於平白無故就有贈與的房產既得利益者,應該都是很眼紅吧......
本來就該抽這種天下掉下來的不動產,這才叫公平
mock moon wrote:
沒有後援+辛苦買房的人對於平白無故就有贈與的房產既得利益者,應該都是很眼紅吧......
本來就該抽這種天下掉下來的不動產,這才叫公平


繼承者不用扣到什麼稅的
只要被繼承者死亡後,直接繼承就好
繼承者免土地增值稅,只要繳遺產稅,10%
如果活著算贈與就要扣贈與稅跟土增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