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都更是拿住戶的土地去抵押借錢,建商0成本??

這些人怎麼就是不懂,不管自己辦,建商辦,政府辦,人性貪婪,就是喬不攏,給再多優惠,大家還是分不平,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吃虧,別人占便宜,就是都更最困難的地方。
timrestart wrote:
一直就在想
政府怎麼不出面公辦都更呢?
可是說到都更目前應該絕大多數在雙北市
看新北市政府蠻有作為的
可是也沒有出面做這些事
不知道這些事公辦的困難點到底在哪兒


因為這種工作吃力不討好。

每間房子的價值都不同,要做到大家都覺得公平很難,
你去市場買東西,吃了點虧,摸摸鼻子就算了,
但一間房子隨隨便便都上百上千萬,
一個小問題影響就是幾十上百萬的,大家可不會摸摸鼻子就算了。

造一座橋,工程給廠商回扣10億,對很多人來說沒啥感覺,
而且不容易察覺發現。

但是公辦都更,一個工人搬一塊磚頭回家,剛好被住戶看到,
隔天可能就有在野黨的人士開記者會罵執政黨侵占了。

如果公辦都更,你認為你應該分到40坪,
但政府計算後,只給你35坪,
你會摸摸鼻子就算了嗎? 我想很多人不會。

但是35坪是政府請專業的人士計算出來的結果,
40坪是你以外行人的觀點來看。
1.一定賺嗎??

2.蓋房子很複雜的!

3.本來就可以自辦都更,不是一定要建商辦,只是大部分人沒有時間.能力處理這些程序.
我想到前陣子看的BBC節目「宏觀設計」
裡面有一對波蘭裔的夫妻,想要自己發包施工蓋房子
預計一年半蓋好,結果蓋了六年....

那個男主人講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在我們波蘭,房子由屋主自己蓋是常識
所以波蘭常常有蓋一半沒完工的房子,不像你們英國房子都會完工
lulalla wrote:
容積獎勵每個人都能申...(恕刪)


放出來指的是放寬個人申請條件的意思...

L大這麼有保握
請參考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
提供一個個人成功的例子吧~~


lulalla wrote:
「收你10間房,蓋1...(恕刪)


這是比喻好不好?
而且法定容積率又不是容積移轉上限
哪來的台北市到頂的問題....不然台北市的容積移轉都是如何申請的?
都市計畫於法定容積以外增加之容積種類繁多,個別增加容積雖皆訂有上限,卻無總量累計上限之規定
現在也還沒規範容積移轉上限 新制預定一年後施行
你再多研究一下吧...

提供一個新北市古蹟容積率移轉的例子

古蹟容積移轉北縣第一樁
2006/4/18 2004.09.30中國時報

張力可、黃樹德/北縣報導
古蹟蘆洲李宅日前以每坪三萬八千元的價錢,出售五百坪土地的容積率給蘆洲一家建商興建大樓,創下台北縣第一起古蹟容積移轉的案例。
縣府官員分析,蘆洲因為已完成都市計劃通盤檢討,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所能獲得的容積移轉獎勵最高只有三成,惟古蹟不在此限,可以另外再加兩成,而使容積移轉獎勵達到五成。由於容積移轉只能在同一都市計畫區內,蘆洲古蹟並不多,李宅所能釋放出來的容積率變得非常搶手,建商要付出的代價也遠比收購公共設施保留地為高。
官員指出,古蹟的容積率可以分批分次移轉,而且產權不必移轉,仍登記在原地主名下,以李宅為例,估計可以移轉一千八百坪的容積率,這次先售出五百坪,未來還有一千三百坪可以出售。
蘆洲李宅古蹟維護基金會董事長李嚴秀峰建議政府多加宣導,讓部分不願成為古蹟的私人業主,把容積率移轉出去,如此業者可得到補償,古蹟也得到保存,可謂民間與政府雙贏。

李嚴秀峰說,在學者專家和相關部會協助下,私有古蹟保存促進會催生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案,立院民國八十五年底通過私有古蹟「容積率轉移」、「贊助古蹟維護減免徵稅」的條款。她說這兩項條款讓許多私有古蹟走出困局,得到實質的援助。
三級古蹟李氏古宅有一百四十年歷史,是台籍抗日英雄李友邦將軍的故居,純中原式古厝的代表性建築,位於蘆洲市中正路空中大學對面巷內。李宅不時舉辦活動供民眾參觀,對傳承建築文化和台灣史料貢獻卓著。
1.再過幾年,房價跌到谷底。
2.大地震倒了
3.房子爛到沒人敢住

都更才可能快一點。

內湖海砂屋都更 住戶可拿回400萬 2014年03月06日

【潘姿羽╱台北報導】台北市內湖區聯邦合家歡社區921地震後被鑑定為海砂屋,靠住戶自力都更,搖身一變為嶄新大樓。昨天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前往參觀,樂康里里長張碧玉也笑道:「大家看這案子那麼成功,附近住戶也都想都更了。」

環境改善房價升
2007年吉祥區住戶成立「吉祥區都市更新會」推動都更,由於是住戶擔任建商角色,設計規劃時便屏棄不必要的休閒設施,重建後的「吉祥區」公設僅25%,且無雨遮、戶戶送大金冷暖變頻空調,管理費每月每坪只需55元。
吉祥區都市更新會常務理事紀雅莉表示,更新前住戶有90戶,更新後增加到141戶,先銷售49戶,總銷約10億元,去年每坪成交價56∼58萬元,因規劃貼近民眾需求,約3周就完銷。紀雅莉指,當初沒考慮收益,但隨環境、建築條件改善,房價跟著攀升,住戶按權利金比例分配後還可拿回400∼1000萬元。建築師廖乙勇透露,此案非常成功,聯邦合家歡社區其他的「富貴區」、「福祿區」、「如意區」也將採都更方式重建。

聯邦合家歡 吉祥區小檔案
◆位置:台北市內湖區康樂街110巷與136巷30弄口北側
◆基地面積:827.9坪
◆更新前後戶數:90戶/141戶
◆更新前建物狀況:地上5樓,公寓(鑑定為海砂屋)
◆更新後建物狀況:地上14樓,大樓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40306/35682371/

------------------------------------------

要都更,務必要自己來
建商可以操作的空間很多

這並不是一般個體會或是小戶可以辦到的
希望政府可以輔導個戶自行改建
我想表達的就是這樣
沒有注意到
與前篇重覆留言....
自己刪除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