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ffenss01 wrote:
高架也是要挖土方的...(恕刪)
高架的土方挖完興建後, 大部分是需要再回填的, 回填後所剩的土方也不多, 若土方條件好是像高鐵一樣可以利用買賣的, 如果再考慮三環三線本身需要砂石量, 整體上的土方量應該還是不夠
我猜郝市長的做法應該還是跟國外購買, 700億, 依經驗, 不知真做到好要再追加多少錢
如果如樓上所說社子島水患因員山子分洪道而解決了, 現在不能輕度開發嗎? 一定要填高做高密度的開發才行嗎? 很浪費錢, 試問低密度開發有甚麼不好??
ryanku wrote:
高架的土方挖完興建...(恕刪)
豪哥大 wrote:
讓圖來說話
社子島上方的基隆河自員山子分洪系統建成後根本就不是問題
萬一百年內碰到發大水超過負荷也是上游的汐止南港先倒楣
要防的是下方的大漢溪
這也不是"超級提防"只要比照其他地方
將堤防增高到百年洪水頻率高度即可
工程上幾條橫跨的橋樑該打掉拉高的就打掉拉高
堤防蓋好真碰到也不過是跟大同萬華三重蘆洲一起淹而已
只要洪水越堤機會一樣我想社子人也無話可說
致於行水區自己看看上圖
真阻礙水流的不該是三重跟蘆洲嗎?
要做就在東西向快速道路後設充氣攔水壩
颱風時將一半水量導入二重疏洪道就好啦!...(恕刪)
studior wrote:
1.
假如只有一張google地圖就能解釋水災
那大學規劃系所,都可以關了
起碼也拿個地形圖出來
況且這議題其實一堆大學專題都有做,你要看什麼圖都有,建議你搜尋一下
要不是礙於版權 真想直接跑個GIS 淹水潛勢圖給你看
2.
百年洪水高度畢竟是預測值
洪水高度的紀錄不斷刷新,而且根本就不是規律的增減
你要拿來跟居民的生命賭?
3.
你的觀念似乎就是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要淹大家一起淹
你確定大家都淹社子人就"無話可說"???
我想到時候一定罵得更多
要治洪絕對不是你說的只有排洪
只有排洪是20年前的觀念
排洪、蓄洪、滯洪、導洪、分洪....
最重要的
就是遠離脆弱度高的地區
要你住淹水區、會走山的山區,然後跟你說靠工程人定勝天
你還是住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