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市長最近在台大演講時提到,郝龍斌規劃的開發計畫案要在社子島全區填土8.15公尺,估計要用1600萬立方米的土,到底台北要去哪裡生這麼多土?還要花十幾年等土地自然沉陷,變結實才能開發,痛批是誰想出來這種不可能執行的計劃?這樣的施政用常識沒辦法理解.....
這讓我回想到之前市政府發布的社子島開發計畫案,說是郝龍斌在考察日本東京隅田川河川整治及超級堤防後,認為三重、蘆洲堤防完成後,社子島承擔洪泛風險逐漸增高,而社子島因位處低地,易受潮汐影響而受水患之苦,可以學習日本推動超級堤防,所以才想以高填土方式讓社子島可以長期免除水患,等到窪地變平地後,將全區劃分為居住、商業、產業服務、娛樂及遊樂等五大使用分區,以副都心的概念,打造"台北曼哈頓"。未來的社子島不僅會有輕軌捷運、商業區、高級住宅區,還有濕地保育的河濱公園及親水遊憩空間。
另一方面,柯市長除了痛批上述的計畫不可行外,也決定社子島未來將採低密度開發,由曼哈頓變成荷蘭阿姆斯特丹,採「與水共生」方式,力拚4至5年讓社子島解禁,可說是完全不同的都市規劃方向。
雖然我不是都市規劃專業,但身為一個還算略有常識的市民,我覺得郝龍斌的規劃其實並沒有柯P說的那麼不容易理解啊,而且氣魄、格局也比柯P的規劃大得多,更讓人充滿期待,如果真的能完成,肯定也比所謂低密度開發的阿姆斯特丹構想更能達到城市軸線翻轉的目的,可說是連打帶消,一方面解決低窪水患的老問題,一方面帶動區域全新發展,讓台北更多一個有特色的大型開發區。此外,高填土所需的大量土方取得應該也不是問題吧?為什麼一定只能從台北取得?全台各個水庫淤積得那麼嚴重,少說也有幾億立方米的土吧,與其另外花錢買,拿這些清淤的土來用就好啦,一兼二顧,應該是可行的吧,為何被柯P罵到一文不值?難道維持原貌的低密度開發就會比較好?真不知道當地居民現在是怎麼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