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道路有包含人行道嗎?還是只有車道,車道有含路邊停車格嗎?

terrybog wrote:
面前道路(或是巷道...(恕刪)
NJSC wrote:
請問道路有包含人行道...(恕刪)

台北市很早就已經完成都市計畫樁位,你可以上 台北地理資訊e點通查到你們那邊的道路寬度認定。
謝謝,我查到了,是20M,應該不會被打折。

terrybog wrote:
台北市很早就已經完...(恕刪)
自己拿錢出來自辦都更,就不用與建商分,問題是有幾個原住戶願意?
光是拿一部份自己的土地,為了促進公益,用在公共空間建設人行道、路燈、消防栓就為難了。

還要牽扯建商地利益就會沒完沒了。
若是住三不可能.因為一坪換不到一坪.若住三之二還有一點可能

住三是225.住三之二是400 舉例:公寓室內30坪 地坪8坪

若是住三地坪8坪 8*2.25*1.3*1.65=38.6坪

若是住三之二 8*4*1.3*1.65=68.6坪
我來回應一下心得(自己意見)

在回應之前,先來問幾個問題
1.假設,今天一個美國人,住獨棟房子(花園平房),因為很舊了,想重蓋
他要不要自己出錢?如果他不出,有建商願意幫他蓋而不用屋主出錢嗎?
2.同前一個問題,假設一棟台灣樓房,整棟屋主想都更,有建商願意幫他
們蓋而不用他們出錢嗎?(不能賺錢的話,建商為什麼幫他們蓋?)

再來是我的想法(先不牽涉容積率問題,假設不縮水可以蓋一樣大的房子)
1.想住新的房子,如果一毛都不想出,那誰來負擔建造成本
2.同理,建商願意幫忙蓋,當然是有利可圖
3.台灣大多數人都是「不想花成本,只想換免費的新屋回來」,首先這個想法就造成都更必定失敗
4.大家有沒有注意都更後,房子大都變成「高級豪宅」,因為單價高,建商乘出來的總價才會高,才能賺
4.變高級住宅只會讓原來的居民賣房子搬走了,並不會變成「適合一般人住的房子」
5.如果一棟房子想要都更,居民自己辦也可以,不要讓廠商在中間賺才是最能省的方法(但是一定有人說:我不要出錢,你們為什麼不找條件好的建商來談)
6.承上題,被建商賺,和自己人好好設計重蓋(亦可找幫忙自力都更的銀行),那一樣會較省?成品會較適合原居民

以上

想住新房子,把房子賣掉找新房會不會比較快?

ap12 wrote:
我來回應一下心得(...(恕刪)

錯了
都更成不成除地段外
絕對和容積率所衍生出來價值有關
在台北市比較容易成是延平北路1-4段及重慶北路1-3段
在大馬路上很多地目住商混合
又受限航道高度限制
別說容積率別說沒蓋滿
當時也沒這需求

但時空環境改變
商圈式微房屋也老舊
航道高度限制也放寬
若加上容積獎勵
而這容積空間就有很大利益
建商有利可圖自已就會找上門
條件好住戶都更意願高
所以也不需要自辨或其他方式的都更






現在談?

你只會變成整棟住戶的公敵

等到明後年房價垮下來

住戶才會轉頭問你談的如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