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還是有人搞不懂,台北市房價高的原因

板主井底之蛙,還以為台北是地球中心,太陽繞台北轉。
台北的問題很大,特別是網路時代,一堆金融業,忠孝東路店面,商辦大樓皆面臨網路時代消費模式的巨變,導致獲利減少甚至撐不下去。過去不代表未來,舊時洛陽紙貴,咸陽城下無貧者,如今安在?
台灣的問題,就業,經濟轉型,台北首當其衝,畢竟土地難活化,既得利益者杯葛,過去建設集中台北等因素,讓台北頂多像個喪夫之寡婦,沒性生活還要表現的很忠貞。年輕世代的動能,創意,創業成功,在台北早看不到,而產業空洞更是重重一擊。
多去國外走走,看看上海,新家坡,首爾仁川,吉隆坡,甚至印度孟買新德里,你會知道台北問題很大,房價也有得跌。但你放心,台北房價仍會是台灣第一,只是和台中相比,會是從以前的四倍,變成1.5倍。拭目以待!
iwgf wrote:
但還是有很多物件很搶手
1.地點好~近捷運站
2.機能好~學區 市場 賣場
3.實坪20~25左右 太大隨便都破2000萬,1800以下很搶手
~~~~~~~~~~~~~~~~~~~
呵~說真的
看空的,一折也買不下手
想買的,都去撰條件好的,要怎麼跌,心裡不斷OS 新聞網路不是說7折談嗎...(恕刪)


第三點改為標準的三房兩廳
實坪30坪內
會比較符合大部分有小孩的小家庭需求

我在台北跟新竹各有一間剛完工的電梯大樓
大致符合您說的三點
1.地點好
台北走路8分鐘內可到出站及兩個捷運站
新竹走路8分鐘內可到公車站牌聚集地,交流道附近
2.機能好
兩個房子附近都有學區/市場/賣場
走路15分鐘可到馬偕醫院
3.都是標準三房兩廳
但房價差了三倍

我常跟老婆討論
再過幾年退休後
到底要留在新竹住
還是回台北住
不過醫療資源真的台北好太多了
光是新竹馬偕的軟硬體
跟台北馬偕根本無法比

將來年紀大後
也無法像現在一樣
在新竹騎著機車到處趴趴走
對老年人來說
台北方便的大眾運輸(捷運及公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年輕時因為園區較多的工作機會及較高的待遇
就在新竹住了20多年
將來老了考慮到生活需求
台北還是有它獨特的優勢在
搞不懂為什麼好多人充滿了情緒呢?
房價高就高,房價低就低
什麼屁股坐什麼椅子,大家喇賽而已
幹嘛老是充滿了憤恨呢?
天道酬勤
是危機? 是轉機? 單看個人如何想.
價低時有人佈局, 創造未來. 有人看差, 折讓退出.
就如同股市一樣. 不然大戶操做跟小散戶思想一樣, 就不叫大戶了.
想買低價每人都想, 但你買得到嗎?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現實上很多價值是人創造出來的, 但不是你我, 也不是在網路上哭一哭就有. 不積極求發展, 每天在有夢最美..... 美到台灣變成這樣?

現在經濟體系上企業社會百姓是相依緊扣的. 甚至是國與國的投資國際化影響. 遷一髮動全身, 沒萬全準備, 政府也不敢亂動.

台北高房價, 這所謂"高", 因每個人看到的價值不同. 股市得意的大戶, 每月賺的都可以買台北一間房.
我只想說, 想住台北的, 不要期望能你想的低價買到, 因為總是有人的手骨比你粗, 不是只有你在看.

政府應該加強其他地區的基礎建設, 腹地大的招商優惠, 百姓與各工商行號入住, 尤其是年輕人多的新科技公司, 讓年輕人與地方一起創造雙贏. 不要全擠在台北. 這樣所謂"價值"才能會有感的分攤下降誘因.

政府無法養每個老百姓, 所以企業有所謂社會責任. ...... 所以, 國營會在起來嗎? 向"三星" 這樣嗎?

imt000040 wrote:
政府應該加強其他地區的基礎建設, 腹地大的招商優惠, 百姓與各工商行號入住, 尤其是年輕人多的新科技公司


對政府來說有點困難。
科技公司要有生態聚落,如果用科學園區的思維是不夠的。
一說要建廠開園區,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去附近買地。
所以才說根本不用指望能發展什麼東西出來。

Google跟htc買的是什麼? 廠房,土地,還是人? 這答案非常清楚了。

lyp1972tw wrote:
第三點改為標準的三房...(恕刪)


實坪30坪,如果是電梯大樓, 可能含公設就40坪了,一定超過2000萬
現在的年輕夫妻,很多都只敢生一胎,所以2房2廳1套半衛(實坪20左右剛剛好)
想要在台北市買房的應該都認知道,沒有1200以上的,可能位置機能都不是那樣OK
但2000以上又太貴下不了手,幾乎預算都抓1500左右
而且現在的年輕夫妻,買了一定會花錢弄,又是一筆開銷
Shawn732 wrote:
對政府來說有點困難。...(恕刪)

太中肯了!!每次有計畫出來,最先去搶的就是土地,再來高價賣廠家,搞得無法發展。
天龍國人買房不就卡在兩關?

賣家還沈醉在2013~2014高點的美夢,

買家還留戀在2000年初跟SARS 後低點的幻想。

於是乎:永遠沒有交集。
是的, 這就是商人.
但政府行事不應像商人思維. 不然最後受難一定是老百姓. (利益, 稅金)

只期望台灣未來能有"真的" 賢能官員出現.
企業不支持, 政府是否能自己辦?

iwgf wrote:
實坪30坪,如果是...(恕刪)


買了1500萬房整理一下(老屋可能稍貴)

加上裝潢買傢俱電器,花個1800萬上下算不離譜

這筆錢也要算進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