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北地區,外來就業人口很多,很多人從自己廣闊天際線的家鄉到台北,
會覺得很莫名其妙…
不能理解,為何房屋老舊,街道凌亂不堪的台北,房價能如此恨天高
不可否認,高房價~很大成分是過去10年炒作的結果。
但台北被炒上去後,已經跌了不少,然而可預期未來下修幅度會很有限了。
沒錯~台北縣市市容糟糕,完全第三世界國家模樣,
但整個大台北地區,相較台灣其他地方,房價卻是從來沒便宜過。
會造成這樣的現象,一切根本,都取決於供需。
民國80年房價泡沫時代,有經歷過的應該都很有印象~
桃園台中高雄,都曾經經歷過大量房產價格大修正,
但台北縣市主要核心都會區,雖然有跌,最後十年後回頭看卻也只有下修一點。
長期來看,房價基本面支撐力,是由下面因素決定:
1.密度
房價支撐的最關鍵是人口密度,不單是人口。
台北市人口不是台灣之最,但密度絕對台灣最高。
隨便翻張地圖看就知道了,台北已經完全沒地了,和東京一樣,房子密度已高到一個極致。
彈丸之地擠了快270萬人,加上北縣,台灣有1/3人口聚集在此。
2.房屋供給過少
有仔細比較過高雄和台中等新興重劃區就知道了,
台北真正給人住的高樓數量其實並不多。
加上許多限建區,及老舊社區都更困難,這都導致房價難以大幅修正
3.就業、產業、中高階人才匯聚
這就不用說了, 很多科系除台北外,幾乎找不到比較好的工作。
房地產中所謂精華地段,指的並不是樓蓋的很新、很高,很漂亮的地方
而是商業密集度最高的地區~
台北是台灣的金融、軟體、傳媒、政治中心,
長期以來的產業聚落效應,使這座城市經濟發展比其他地區好。
這些取決於哪些麼人,哪些團體,哪些組織聚集;
這些組織在這地區,能否有高度具競爭力的運作效率。
很多人把台北經濟發展認為是政府資源倒錯,重北輕南;
但這其實是城市間自然群聚競爭的結果,並不是所謂重北輕南~
更不是單純靠遷都,或把企業總部搬到其他地方就能解的。
硬要運用政策外力去撬,只會事倍功半,徒勞無功。
4.對內對外交通
台北對內對外交通基本已經健全,這樣在地商圈及就業人口得以維持優勢。
對內重要的點對點網狀交通,使這座城市,特別在腦力密集的工作和機能效率仍勝過其他地區;
對外部分,這幾年外國旅客增加很多,但很遺憾有很大部分都在台北;
外來旅客數量,高雄其實排名第二,比很多人以為,縣市合併後人口大增的台中還要高很多
顯見對於不同文不同種的旅客而言,完善的網狀捷運交通網絡系統,對觀光產業的吸力,基本無可取代。
5.學生多
台北地區的大學學生數量,是六都最多的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未來會留在這座城市週邊工作、成家的族群。
而真正的問題是,可預見的未來,這些人潮數仍會逐年增加,
進而持續推升台北的租金水平。(六都至少有三都有此問題,但密度最高的台北最嚴重)
6.人口老化,對台北地區房價影響可能會有限
人口老化會導致台北房價崩盤?
其實別傻了…
台北地區不含外來工作族群,仍有1/3人口年齡在30歲以下,
未來15年間,勞動人口仍處於高峰;
加上眾多老而不退的族群,都很難使房地產有更大幅度的修正。
台北的高房價怎麼解?
從其他國家經驗來看,經濟中心高房價問題是絕對無解的,
大都會區,都具有聚落優勢和就業的磁吸效應(包括雙北和台中、桃園都有);
人口老化,年輕人口還是會持續不斷往都會區聚集~
這不是用外力硬扳,把人向偏鄉打散就能解的~
在偏鄉搞造鎮,只會創造一座座鬼城。
日本即使房泡沫30年了,東京市核心都心房價也很高。
西班牙即使前幾年房地產崩盤,馬德里核心市區房價也是天高。
其它如紐約、上海…甚至菲律賓馬尼拉,就更不用說了。
除非來個核爆或超級大天災把一切摧毀,否則無解了~
要到台北發展的年輕人,未來要住哪?
每天早上開手機地圖看,對北部都會區的未來就能瞭了~
國道北向,基本天天都是深紅的。
可預見的未來,桃園會繼新北之後,成為北上工作,外來人口聚集的大本營,
最終也一定會發展起來,成為一座大城市。
(這倒不是看好房地產,桃園是六都中,唯一還有天量土地供給的地區,過剩的土地供給,會讓房價很難維持高檔)
而政府要做的,應該是把南北桃園地區,各種交通建設、停車場等配套做的更完善些,
特別是鐵路/高鐵/捷運等大眾運輸的串接,
讓台北週邊地區的人,能有更快速更完善的大眾運輸。
未來台灣應該會慢慢接受,如紐約東京一般,通車1小時去工作的生活型態。
mar-ch wrote:
漲的時候,是由台北市起漲,其他外縣市跟著漲。有哪個縣市這麼佛心,不漲 ?
跌的時候一定是由外縣市開始跌,然後台北市才會跟進。
台北市會跌到哪裡 ? 就看外縣市跌到哪裡,總是會有價差,這才叫台北。
然不成土城一坪賣20萬,板橋一坪還可以賣50萬 ?
台北會不會跌 ? 然不成板橋一坪賣20萬,台北市一坪還可以賣70萬 ?
不,漲的時候是台北先漲;
跌的時候,也是台北攻頂後先跌。
上一波炒作行情,我年紀還不大,
但有印象家中有長輩大玩房地產在其他地區慘賠。
資金行情是一路從台北,開始南下到桃園,台中,高雄。
等到台北炒到過高開始小跌的時候,其它地區還撐在高檔2~3年,
其實主要是其它地區晚漲,加上許多預售屋,有2~3年的資金緩衝期,
使資金退潮時,其他地方跌的比較晚。
基本那一波,很多台北人都在桃園、台中、高雄被套到了,
最後幾年過去了,台北地區整體也只有小跌,房價仍能在高檔平盤,
其它地方,房價大跌的很多。
這就是就業人口眾多的大都會房價的支撐力,
主要是供給不足,地狹人稠造成的,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