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c543 wrote:你那是投資、自住沒弄清楚,天龍國蛋黃區的捷運套房永遠都有人要,就像他要一樣。那是投資標的。兩、三年寬限期內賣出(自售)會小賺哦(恕刪) 會獲利的東西不用推,許多人都會搶。等到一窩蜂和需要更多的鼓催和刺激力道時通常已是末段。像蛋撻、娃娃機等效應,眼光獨到精準的先驅者獲利,先遣跟隨的也會分到一些,中後段進場大多是賠錢收場。商品被炒作到與基本面和支撐盤嚴重乖離且供貨大出的時候,只是以拖待變,拖越久爆炸力越大。房屋應該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作的。炒作的後果必帶來國力衰敗經濟失能,人可以靠左手過右手輕鬆獲利,自然沒人想研發、努力工作。接下來留著高房價和外流的經濟力與人才。誰接手呢?或者說有本事又願意接手的有多少呢?
小摩星 wrote:2025房價直奔一折無誤...(恕刪) 越接近邪惡大跌,越多人要你換台詞!所以,千萬別換啊!作首「一折歌」,以記其勝:一折、一折、又一折,折到房市血成河。一折、一折、再一折,多多倒樓成魯蛇。一折、一折、更一折,店租成本回常態。一折、一折、多一折,青年成家笑呵呵。
michael.gallery wrote:會獲利的東西不用...(恕刪) 不是已經沒投資客了,不是一攤死水了,現在就是有剛性需求在撐盤,自住客哪來炒房的問題呢?買房=炒房?前年就只有24萬,房價也沒崩,那請問現在是要怎樣,房市總不會為了讓沒房的看了開心自己崩吧?房市不崩也不是我的問題,副都心不就崩了,崩就崩了我也是很開心,因為我沒差
其實賣方、建商和持有者(非自住或想賣的)及房仲的手法話術越極端越說不在乎,甚至見笑轉生氣,阿姨岳母理論、魯蛇理論⋯⋯一直出,我們就能看出端倪。今天收了五封房仲簡訊(都是哪間大降多少之類)、四通未接來電,真的不在乎,為何降價?真的會大漲,幹嘛賣?反正放著等收租等增值,拿這些錢繼續加碼(下跌更好價碼)或是環遊世界多爽。真的不在乎自己的房價下跌或資產減損,早就逍遙去過人生了。有沒有投資客我們先不討論,但空空及空手的人沒有貸款壓力、沒有養房成本、更沒有下跌擔憂。至於有沒有漲價壓力呢?其實房價早已超越一般受薪級水平(連月入幾十萬的高薪者都不想現在進場當盤子),再漲上去只是玩家更少。至於房市會不會崩盤我也不知道,但崩跌到一折也不是好事,沒超越建築成本的房價可能導致後續房子沒人要蓋或是更大的偷斤減兩。會不會崩盤看緊張的銀行、倒掉的建商、降價的和話術盡出的房仲、滿街娃娃機、空掉待租的店家、政府的大量7折租金青年宅、少子老人化、低薪及資金人力外流化、電商興盛打壓實體店家⋯⋯可能都有答案。iv100 wrote:投資客一堆,怎麼會...(恕刪)
RomeoGT wrote:2015年的交易量為29.2萬戶,這數字當時被稱為房市冰凍期,今年比房市冰凍期減少了一成以上,卻反而被形容成回溫,這也是挺有趣的事 不這樣敲鑼打鼓到處放送....怎麼穩住投資盤賽局裡的其他參賽者!?太多人棄賽可是會讓房地產投資盤賽局崩潰的~
黑羽斷翼 wrote: .因為我身旁不少這種神人..........像我朋友他弟..這二年一直想買房..想成為有屋一族..工作15年..身上存款確是零..旦這種人確只能接受新大樓..不停的要求父母借他頭期款好讓他去找死...旦有時想了想..這才是這時代年輕人的寫照不是嗎??只知道買..確沒有看清自己能力的現實..只知道買了就是面子..就是身份..旦確不知道..面子..身份..是要付出代價的..(恕刪) 我身邊也很多這種,不過有幾個陣亡了,他們的共同點貸款接近他們夫妻收入的一半,且薪資不高,或家人出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