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w406 wrote:

我覺得台北市的社會...(恕刪)

為了讓你說的這些人..住在台北市...
你知道社會成本要多少嗎?
而且這些是必要嗎?
身心障礙.中老年人.有必須留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必要嗎?乾脆給他安養院或收容中心.成本還低點...
至少收容中心養人只需要小空間.不用三房兩房...

除了作秀.買票...
我實在找不到理由在台北市精華區蓋社宅的理由..
台北市的買票綁樁政策..多到你不敢相信...
很多的人...根本過得比你好太多....
不愧是首善之都....
mask0704 wrote:
身心障礙.中老年人.有必須留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必要嗎?乾脆給他安養院或收容中心.成本還低點...
至少收容中心養人只需要小空間.不用三房兩房...

身心障礙者若在台北市就業,由於行動不便,有必要就近居住在台北市。

在台北市住40年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人際網絡已經在台北市生根,與這塊土地有深厚的感情,若被迫搬離熟悉的生活圈,不人道。而且,若社會住宅是提供給這類人,則應該朝方便老年人生活的方向規劃,一定也會有單人居住的套房與老夫婦居住的一房房型,這其實就是某種在地的安養院,實際上目前已蓋好的公宅中,就有這種小空間的房型。
ldw406 wrote:

身心障礙者若在台北...(恕刪)

看到台北市的這麼多的福利政策...
我都想棄養老人小孩跟身心障礙了...
棄養反而過得更好...
ps.我的戶籍也在台北市...
mask0704 wrote:
看到台北市的這麼多的福利政策...
我都想棄養老人小孩跟身心障礙了...
棄養反而過得更好...
ps.我的戶籍也在台北市...

雖然不能棄養,不過將來你我自身和家人,都有可能用得到台北市的社會住宅。
ldw406 wrote:
如何決定何種需要該被滿足,主要是與當地居民和整體社會反復討論出來的。

通常會定在「多數人認可的基本需求」,入住大安區對社會多數人來講,應該不算"基本"需求,所以沒必要在大安區蓋社會住宅。而「讓年輕人可以在大台北住在可負擔且通勤距離合理的落腳處」,應該符合大多數人認可的"基本"需求,所以可以蓋社會住宅去滿足這種需求。

當然,社會認可的基本需求是會改變的,政府應有彈性地去調整政策。(恕刪)


如果通勤距離合理的落腳處是社會住宅的重點

那把沒辦法在台北生存的人(收入不夠的人)

洗回深山去工作就解決了

為什麼是住宅要配合年輕人的工作去讓年輕人想住那都行

而不是年輕人去先去尋找自己負擔的起住宅支出的地方

在來尋找他們的工作??

本末倒置

我認識多少作工的

住桃園..旦工作位置是北北基桃竹

看工作在那..人就往那走..每天開車來回

為什麼年輕人不行??為什麼??


那你又知道..有多人人在台北市工作..

因為買不起台北市..

退而去選擇..淡水..林口..青埔..這些地方的房子..在天天通勤去台北工作

這些人是白痴嗎??

買房的人都可以退而求其次了

為什麼租房的人不行..只能在他們想住的地方建才叫合理..才叫公平

社會住宅

要照顧他們的房租

要考慮他們的通勤

要思考他們的生活

是怎樣

鼓勵大家都當窮人嗎
ldw406 wrote:
身心障礙者若在台北市就業,由於行動不便,有必要就近居住在台北市。

在台北市住40年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人際網絡已經在台北市生根,與這塊土地有深厚的感情,若被迫搬離熟悉的生活圈,不人道。而且,若社會住宅是提供給這類人,則應該朝方便老年人生活的方向規劃,一定也會有單人居住的套房與老夫婦居住的一房房型,這其實就是某種在地的安養院,實際上目前已蓋好的公宅中,就有這種小空間的房型。(恕刪)


只有台北可以工作了嗎???



如果一個人在台北住了40年...工作了40年...當大家都有車有房後..他什麼都沒有

這是這社會的錯嗎??

為什麼要用處罰那些辛苦工作買房的人的方式

來去供養這些你所謂貧窮的弱勢

特別是這些你所謂的弱勢中..

可能有人是年輕時賺了錢就花天酒地的亂花

才造成了年老確身後蕭條

為什麼
ldw406 wrote:
雖然不能棄養,不過將來你我自身和家人,都有可能用得到台北市的社會住宅。(恕刪)


很可惜...沒有資格..

因為跟本就不是台北市人

確一樣要花錢去供養這些台北市的社會住宅

就算不看戶籍..

只比年收..我保證我是低過社會住宅的年收的

畢竟我家是單薪..我真的沒辦法一個人賺153萬一年

加上我2X歲我爸一問就買房

買房完過了N年口袋一個月不會超過3000元生活的日子

政府認定因為你辛苦的過日子...所以你該死

誰叫你要買房..所以你沒資格享受社會住宅


這....真的合理嗎??
ldw406 wrote:

雖然不能棄養,不過...(恕刪)

你不懂真實的底層...
小時候我在萬華長大....
那些領低收.中低收入被補助的家庭..
穿的鞋子比我好...住的房子比我好...
你懂我的感受...?
那種反過來的剝奪感.你有感受過嗎?
某天...在精華區的社會住宅.他們的孩子跑過來問你的孩子...為什麼要住這麼破的房子?
你該怎麼回答?
孩子他們是弱勢族群...被政府保護的...


雖然孩子是無辜的...
但你的孩子反而過得比他辛苦...
這會讓你開始懷疑人生...


我還沒提到那些曾經咱們以為弱勢軍公教眷屬...
政府把他們照顧到比咱們成就高出許多...
那些酬庸樁腳之類的更別提了...
誰才弱勢...我都搞不懂...


社宅這麼大的黑箱.酬庸.是政府的最大綁樁手段...
假如台北市有20萬戶/2人....
就已經保證了至少40萬票給執政黨...
再租金補貼之類的....
用這些社福政策...綁出來的票超過一個小黨...
執政黨綁樁手段果然高明....
刀切豆腐兩面光...


完全就是某黨酬庸2.0版本...
像30幾年前樣...用長期的綁樁效果來持續執政...
黑羽斷翼 wrote:
政府認定因為你辛苦的過日子...所以你該死

誰叫你要買房..所以你沒資格享受社會住宅


這....真的合理嗎??

是不合理

但社會住宅的政策大方向,就是為了扭轉過去幾十年來讓大家辛苦買房的政策。目前社會住宅才剛實行幾年,一定會有這種對我們這些背高額房貸在偏區買房者的不公平現象,我自己也有感受到那種剝奪感,其實也不太爽,但在社會住宅愈來愈多、愈來愈普遍也愈來愈老的同時,這種過渡期的不公平現象也會愈來愈輕,而未來整個社會可以有比我們這一代更公平的居住環境。就像兵役役期從以前三年到現在愈縮愈短,一定會有那種差一年當兵結果役期不一樣、讓人很吐血的狀況,但總不能為了公平,就把役期永遠定在三年吧。
ldw406 wrote:
是不合理但社會住宅的...(恕刪)


你還是沒弄懂

社會住居本身就是個不公平的住宅

特別是他的條件

會讓大家情願當窮人也不願意當個有正常收入的人

因為可能你家庭年收入差1萬

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差異

那努力作什麼

窮人才能爽爽過

所以為了爽爽過。。人一定不能上進

這叫公平的居住正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