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5944148
我是認為政府應該多蓋 [社會住宅] 創造被動收入,而不是蚊子館,蚊子館會吸錢吸預算,可是 [社會住宅] 會吐錢給政府及增加生育率,用政府的地蓋,只有建築成本,回報率是很高的,不要只是單純逼出空屋實在太慢且價格不實惠,重點是政府還能有被動收入挹注勞保、軍保、工保不會倒,增加生育率又能產生勞動力讓社會保險穩定,空屋要不要釋放,不能由全民荷苞來支出租金補貼。
站在上市櫃公司角度,目前勞動人口大幅減少,起因為房價租金所得比太高,使的少子化嚴重,政府被房價租金帶動的生活物價指數給綁架,所以調整基本工資,如果房價及租金下降到合理值,政府壓力少,自然不會壓縮到企業的人事成本增加,也就是企業獲利間接被租金吃掉了,我認為工總 [許勝雄] 應該要讓各企業家合組一個建商,這個建商專門替企業服務,目的是替企業省下商辦租金成本,不用再被賺一手增加企業成本。另外就是替政府蓋社會住宅,減輕政府調漲基本薪資迫切的壓力。
工總 [許勝雄] 應該為政府創造被動收入,原因是政府有穩定被動收入,才能維持社會保險的穩定,就不會調整社會保險費率去影響企業的獲利,達到同舟共濟,水幫魚魚幫水的概念。而且總有一天泰國及越南發展起來後,人力輸出減少,到時後缺工問題更嚴重。
註 :: 誰在跟上市櫃老闆及創業老闆們爭利? 明顯是租金嘛 ! 政府出資幫你蓋社會住宅,又能替政府創造長久被動收入,又能讓青年人存到頭期款,去買建商的房子,這是魚幫水水幫魚,何樂而不為呢?
冷眼看地球 wrote:
日本也證明少子就是房...(恕刪)
不只先行指標
人的消費習慣會改變
所有商品都是商人創造出來的
中秋節烤肉是金蘭醬油創的
剛看到鑽石市場也面臨新世代不買而降
房屋市場因少子化
以前的3.4房現在推不動,剩2房可推
再10-20年後?2房的是否還有需要呢?
那時候的年輕人能不能結婚都是問題
現在看到好多男男牽手
只有一對夫妻沒有小孩還需要2房?
可能那時候流行的是一房
那再30-40年後呢?
都少子化了,還再想另一半?
可能都單身居多了,還需要一個家?
那時可能套房正適合
時代的變遷很多人都說不可能
記得上次有一篇文章
說車子勞力士等難道會再網路上買?
我的論點是價格可以都做的到
最近電商賣車的越來越多
改變需要時間進行
阿里巴巴剛看好像雙11
1秒賣出55台汽車
房子呢?跟我老婆討論他說不可能
我的觀點依舊,沒有不可能
以後3D環景等等,都有可能改變市場
只需時間證實
冷眼看地球 wrote:
一個國家的戰力是很多指標來衡量,台灣是以製造業出口為主,就得考量薪資結構是否符合行情。
太令人讚嘆了!原來低端人口是國家的戰力,窮人是國家的棟樑啊?真是見鬼了!

製造業是開發中國家的主力,台灣是已開發國家,已開發國家還依賴勞動力就穩死的。
台灣需要的是轉型,轉型過程中的勞力問題,可以引進外勞解決,正確的模式要走關燈工廠才對,如果還是走回頭路依賴勞力就萬劫不復,同樣一人份的勞力工作,外勞只需考量一個人,本國勞工卻要考量全家,低收入也要補助,買不起房子租屋也要補助,生育也要補助,小孩長大上學學費、營養午餐也要補助,勞健保也要補助,一大堆補助,台灣最不缺的就是領補助人口,窮人存在這社會的唯一功能就是『領補助』,窮人要消失光台灣才會好,窮人消失掉就只剩下有錢人,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有錢人,社會才能一片欣欣向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