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房價除以2的概念~

純就台北市而言,以財產私有制的狀態,不可能辦到..

其實樓主抓的利潤等等,其實就太鬆散了,基本上不動產最基本的建築成本抓法,
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就有公式了,差異只在於操作空間.

台北市面積太小,比起上海北京東京23區雅加達曼谷....大概都只有別人面積的一點點
連香港都大台北市四倍..
土地非一般商品,今天麵包賣得好,明天多做就行了,但土地不行,土地本身就帶有壟斷屬性

再者,通膨,薪資上漲都要算上去,10年前一碗牛肉麵可能100有找,10年後快翻倍;
薪資水平一樣上漲,如果台北市薪資和LA一樣,然而LA房價比台北市更高..
如果薪資水準往上,房價會更高.
雖然台北市買房原則上幾乎都不是純靠薪資...
然而台北市有錢人的密度卻可能比LA高太多,房價怎麼可能低?

真正的問題有二:
其一,為什麼一定是台北市?
北北基桃有許多親民的中古屋,重劃區也多,多殺多的狀況下,只要耐心點,一定可以找到相對合理物件..

其二,台灣沒形成類似新加坡的二元體系,一個是目前的體系,另一個是社宅封閉體系..
也就是說社宅體系你可以買賣回去給政府,也只能和政府買..
非熱點區域造成的社宅空屋,可以成立地方政府的行政法人,法規方面適度鬆綁,出租給外國人或背包客
公設交通路線優先在社宅附近,社宅容積也可以特殊放寬,甚至社宅建材和勞務支出可以優免或減徵..
而當你錢多到可以買豪宅時,你自然而然就會去買

其實買豪宅的應該鼓勵他們買,他們換手,國家還可以抽稅,最好吸引各國國際買家,短期內換越多手,國家賺越多..
jiahsien
豪宅多賣可以,但問題是不少房子可是越蓋越小間...價格是越來越貴.....是準備跟香港一樣嗎XD 但人家香港薪資......(攤手
無敵娘娘槍
其實台灣的問題和香港不太一樣,因為台灣大都會區(例如北市)和其他地區不能相提並論,大都會區的有錢人買不動產有很多因素,例如抗通膨,稅務考量或個人風險移轉需求而去操作法人持有形式.
pengkuofeng wrote:
我之前發過很多文章,也提到過我個人認為新屋台北市合理的房價約60萬/坪

雖然很多人因為市價確實離我認知的合理價差距甚大~不予認同

但一般的商品價格定價方式為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台北房地產比較像潮鞋一樣

已經不是簡單的供需問題

談合理成本跟合理獲利

對台北房市來講

一點都不適用

Trillionaire2020
台北市房地慘 是 藝術品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barettchen1
[100分]
我認為好山好水花蓮房價應該高於烏煙瘴氣的台北市,this is my viewpoint。
睡吧!夢裡什麼都有。
JOSE
Trillionaire2020
傻套: Over my dead body.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達克瓦
那個是堅哥說的…..
erichuang801 wrote:
我認為好山好水的花蓮房價應該高於烏煙瘴氣的台北市,this is my viewpoint。

花蓮何止好山好水而已,一場崩塌就獨立了 → 類環島替代路線





一鴛一
五分!獨立有梗[笑到噴淚]
barettchen1
[0分]
台灣房子的確只有一半不到的價值
好久沒關心房價了
沒想到除二還有60萬啊
看來我脫節更嚴重
我還在想說一坪30萬
很天真喔 這是陳水扁當總統時的台北市房價
不用說李登輝只有2X萬
你們就看這些房蟲多惡劣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除以2還太貴~
登卡普
清退低端,人人有責。[100分]
高門大屋
[0分]恭喜你這輩子到現在都還在付錢租屋→祝你永遠買不到也買不起房。刺激你一下看能不能改變你的窮人思維上進一點,不然你帶著一堆寵物下次被房東趕出去的時候,很多房東不會想要跟你寵物條款的。
登卡普 wrote:
花蓮何止好山好水而已...(恕刪)


花蓮大概只能「看海成花」…..
住人可能不太行⋯⋯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看海成花
Z3300
這十年漲最兇的地方你敢嘴!?
台灣大部分人口 都在西部

3/2 都在北部

台北市新房子很少 台北市一堆老房

怎麼跌?

加上有錢人又多

有錢人是自己做生意才會有錢

基本上不是什麼領薪水的

看薪水買房子台北市早就崩盤了

薪水跟房租比較有關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