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發過很多文章,也提到過我個人認為新屋台北市合理的房價約60萬/坪

雖然很多人因為市價確實離我認知的合理價差距甚大~不予認同

但一般的商品價格定價方式為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以去年為基準,台北市估算合理市價範圍60萬~80萬等區間跳動

但人為炒作土地或政府高賣土地造成的不合理成本~未來將會還給人民一個公道

這次平均地權條例中影響到台北市房價最大的條文就是私法人購置住宅的限制

其實我很支持這條,因為法人為了可以避稅卻影響到民間的住宅合理價格,這是會引起民怨的

其實多年前發文時就提示過很多有錢人買房子,是有其它用途的~所以容易造成M 型化的房市現況

現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正在較勁中~後續也不排除會增設排除修款等等~

從今年開始~台灣的房地產確實會因升息預期及平均地權條例的關係,重新制訂均衡市價~

但我還是要公平的分析市場~ 住宅必下修價格~ 但商用不動產卻未必會下修價格~

2023年以前的地王~未必會是未來的地王~

六都在未來10年內依然會持續發展各自的精華商用區~

並且在未來的不動產市場將會發展成為更合理"價格市場"。

台北市以外的房價不用討論,"先跌再說",價格由民間自己去決定,我無法預測

台北市未來三年內的價格,由都更市場來判斷,如何修正請大家恃目以待~

洗牌是必然~參考標的~士林區~都更之首~近年重大開發主要區域

只要士林區崩盤~都更亡~

全台灣至少有10年以上的時間~大家可以慢慢存錢買房子~

備註~我以士林區為參考指標為主是有原因的,因為士林區是目前房地產有一半是民間地主有參與開發

南港區~信義區~及其它週邊大部份法人開發較多~波動更大~下修是必然~基期太高了~

故台北市的行政區~先看士林區的未來趨勢~多頭最後的支撐啊~ 

拜託潛水的朋友,給點掌聲~您的鼓勵也是我發文的動力~!
說那麼多, 仍沒說到重點, 有錢人買房避稅又不是最近兩年才有, 近兩年房價飆漲不就是台灣產業得到的疫情紅利及美中對抗紅利, 再加上美國大量印鈔的結果, 所以不只是房價漲, 而是萬物皆漲. 如果真要下猛藥, 除了升息或加稅, 別無他法.
有10年可以存錢買房? 不要再害人了, 除非全球都升息到5%以上, 否則10年後存下的錢購買力只剩現在的一半, 離買房只會更遙不可及.
你從4.5年前就說不看好房價, 疫情這一大波漲勢也沒預測到, 所以你根本不懂市場. 套句俗話說, 就是你用觀察者的角度, 將市場不可預測的量子疊加態, 塌縮成自以為是的結果.
pengkuofeng wrote:
我之前發過很多文章,也提到過我個人認為新屋台北市合理的房價約60萬/坪
雖然很多人因為市價確實離我認知的合理價差距甚大~不予認同
但一般的商品價格定價方式為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以去年為基準,台北市估算合理市價範圍60萬~80萬等區間跳動
但人為炒作土地或政府高賣土地造成的不合理成本~未來將會還給人民一個公道


你被人不予認同的原因在於,你提的都是單一因素,完全無視其他因素的影響。

"一般的商品價格定價方式為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
誰告訴你商品一定是這麼定價 ? 那是完全自由競爭,商品無差異,進入沒有障礙,很多廠商可依需求量無限制生產,沒有品牌情節的情況下,消費性產品會是這樣,這就是低毛利,無技術障礙的產品。

就算是手機,蘋果定價是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嗎 ? 顯然不是。

以上都是基本經濟學一開始講供需,就先設定的條件了。

更何況是作為 "資產",的房地產。一個重要因素你不考慮,經濟景氣。過去幾年房價會漲的最大因子,台灣經濟景氣相當不錯,房價維持要先有經濟景氣的基本支撐

2023 年你看不看好台灣經濟景氣呢 ? 我聽到的是認為 "外冷內溫" 是比較大的可能。
pengkuofeng wrote:
我之前發過很多文章,...(恕刪)


你昨天有看楊世光節目吼
sunflower2251
[拇指向上]
pengkuofeng
之前有看過我的文章,我就已經有提過暗示了,楊世光也因為平均地權條例提案公告才公開"內涵",營業稅401申報書就擺明了固定資產的欄位了~有開公司的老闆都知道如何去"節稅"~只是一般民眾不知如何去運用~
錢準備好了?
還沒有投票權跟沒錢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舉個例子
前幾年很紅的市售包裝拌麵

有個港星代言的1包賣七十幾到現在快一百
如果單是用成本+合理利潤下去計算
這包麵只值20不到
20是售價 且20是已經帶內包裝的價格
所以出廠成本就自己去回推就可略知
但依舊很熱銷.... 房子亦然(非指成本)
엉터리 많다
Ye-Kin-233
法拍的房子還會算擇舊,低價十萬的房子,最後拍定一百八十萬,看到都傻眼[汗]它還是違建才厲害。
pengkuofeng wrote:
我之前發過很多文章,也提到過我個人認為新屋台北市合理的房價約60萬/坪

所以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追求理想,造福鄉里、回饋社會。

在台北市你非常樂意推出 → 60萬/坪的建案,便宜賣給大家嗎?

如果是的話開這個版才有討論價值,如果不是就只是在胡說八道而已。

替貓戴上鈴鐺的寓言聽過沒?講的再好,沒人去執行等於沒有用。



高門大屋
[100分]
barettchen1
[0分]
pengkuofeng wrote: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這是量產商品的定價模式,當商品無差異化,是有可能這樣定價。

但房子不同,每間房子條件不一樣,大家喜歡地點好居住舒服的房子,根本不存在你想象的定價公式。房子的價格,反應城市現在及未來發展,而不是過去的建造成本,或土地取得成本。

你找對象時(假設你是男性),女性佔世界人口一半,每個女性身價不同,女性合理身價如何訂定?

台北市房價,每坪從50萬到300萬都有,你講的60萬合理,是指哪些房子?
MdfkR wrote:
有個港星代言的1包賣七十幾到現在快一百
如果單是用成本+合理利潤下去計算
這包麵只值20不到


你開公司會倒.

稅金, 管銷, 生產設備折舊, .......?

只是個過程 wrote:
稅金, 管銷, 生產設備折舊, .......?


我講的單包非一盒

覺得我在唬爛也沒差
看看就好
엉터리 많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