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發過很多文章,也提到過我個人認為新屋台北市合理的房價約60萬/坪
雖然很多人因為市價確實離我認知的合理價差距甚大~不予認同
但一般的商品價格定價方式為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以去年為基準,台北市估算合理市價範圍60萬~80萬等區間跳動
但人為炒作土地或政府高賣土地造成的不合理成本~未來將會還給人民一個公道
這次平均地權條例中影響到台北市房價最大的條文就是私法人購置住宅的限制
其實我很支持這條,因為法人為了可以避稅卻影響到民間的住宅合理價格,這是會引起民怨的
其實多年前發文時就提示過很多有錢人買房子,是有其它用途的~所以容易造成M 型化的房市現況
現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正在較勁中~後續也不排除會增設排除修款等等~
從今年開始~台灣的房地產確實會因升息預期及平均地權條例的關係,重新制訂均衡市價~
但我還是要公平的分析市場~ 住宅必下修價格~ 但商用不動產卻未必會下修價格~
2023年以前的地王~未必會是未來的地王~
六都在未來10年內依然會持續發展各自的精華商用區~
並且在未來的不動產市場將會發展成為更合理"價格市場"。
台北市以外的房價不用討論,"先跌再說",價格由民間自己去決定,我無法預測
台北市未來三年內的價格,由都更市場來判斷,如何修正請大家恃目以待~
洗牌是必然~參考標的~士林區~都更之首~近年重大開發主要區域
只要士林區崩盤~都更亡~
全台灣至少有10年以上的時間~大家可以慢慢存錢買房子~
備註~我以士林區為參考指標為主是有原因的,因為士林區是目前房地產有一半是民間地主有參與開發
南港區~信義區~及其它週邊大部份法人開發較多~波動更大~下修是必然~基期太高了~
故台北市的行政區~先看士林區的未來趨勢~多頭最後的支撐啊~
拜託潛水的朋友,給點掌聲~您的鼓勵也是我發文的動力~!
個人積分:1796分
文章編號:86663688
文章段落
pengkuofeng wrote:
我之前發過很多文章,也提到過我個人認為新屋台北市合理的房價約60萬/坪
雖然很多人因為市價確實離我認知的合理價差距甚大~不予認同
但一般的商品價格定價方式為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以去年為基準,台北市估算合理市價範圍60萬~80萬等區間跳動
但人為炒作土地或政府高賣土地造成的不合理成本~未來將會還給人民一個公道
你被人不予認同的原因在於,你提的都是單一因素,完全無視其他因素的影響。
"一般的商品價格定價方式為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
誰告訴你商品一定是這麼定價 ? 那是完全自由競爭,商品無差異,進入沒有障礙,很多廠商可依需求量無限制生產,沒有品牌情節的情況下,消費性產品會是這樣,這就是低毛利,無技術障礙的產品。
就算是手機,蘋果定價是 "合理成本+合理獲利=合理市價" 嗎 ? 顯然不是。
以上都是基本經濟學一開始講供需,就先設定的條件了。
更何況是作為 "資產",的房地產。一個重要因素你不考慮,經濟景氣。過去幾年房價會漲的最大因子,台灣經濟景氣相當不錯,房價維持要先有經濟景氣的基本支撐。
2023 年你看不看好台灣經濟景氣呢 ? 我聽到的是認為 "外冷內溫" 是比較大的可能。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