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應該沒錯,台灣除了大台北....房價其實都不高...所以住在越熱鬧的都市,付出的住房代價基本上都是較不合理..這在全世界都是一樣......房價只有在炒得起來的地方才會不合理...房價合理的時候,代表大家都不願拿錢出來投資房產...那就是循環到了不景氣的的時候....也是最佳買點,把握住的人才是未來的贏家
趙董玩太大,看錯景氣行情,這波反轉的快來不及反應就套牢了,看他在大台北周邊的林口、北大、深坑? 都大量造鎮,資金壓力真的很大,看來愈來愈急了,口氣也愈來愈差了,難怪被總統嗆聲自己降價自救再來求政府,遠x集團的保險最好大家參考看看就好了,誰知二十年後要用時保單是否還有效?
我記得不知道在哪本書看過台灣房價所得比6倍 就已經是在很危險邊緣7.多倍算安全嗎我想這就個人心證了至於他所說的亞洲房價所得比11倍分子應該是現在的大陸跟印度佔了絕大多數吧中國跟印度人口占快世界的一半吧gdp跟房產基期又低稍微動一下就嚇死人了拿這些正在經濟起飛的國家房價所得比來比感覺是懶趴比雞腿
在臺灣時常都會聽到一種"說法"我國"xxxxx"和國際"xxxxx"相較相對低(高)所以,應該要如何如何!例如:油價、稅率、道路、停車費、交通、房價…等等只想問一句,我們與其他各國相較有利於"某些事",就拿來用一用;有利於"大眾",就說是與我們的基礎不同,而不能相提並論這是哪門子的言論?哪門子的道理?各國的經驗、數據、政策是可以拿來參考,而不是直接"拷貝"!雖然這種複製,在台灣是比比皆是。但要拿來說服大眾,就要多做點功課…。總而言之,這裡是臺灣,不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