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早早宣示,當上漲趨勢轉變那些看多原因理由
唯一的去處就是垃圾桶,
現在,一些貪心套牢投機客,惡質詐騙仲介,出貨建商
還在用發酸發臭的東西誘騙
誰是傻瓜呢?誰去上當呢?
降遺贈稅沒用 台灣富人錢放海外
更新日期:2011/06/21 03:06 林上祚/台北報導
美QE2政策退場 學者:台灣經濟可望復甦
更新日期:2011/06/21 18:16 李憶璇
營建署:都更牛步化
更新日期:2011/06/21 03:06 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開放自由行 房仲:買房還早
更新日期:2011/06/21 16:58
小投資客退場 近期房市量縮4~7成
更新日期:2011/06/22 04:11
先知,天生之,天造之,天縱之,天成之.自然而然而知.
2011/06/22
【經濟日報╱社論】
標準普爾上周決定將中國房地產產業評等從「穩定」下調到「負面」,並認為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可能下調評等。此前,另一家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已下調了對大陸房地產企業的評等。美國《華爾街日報》也認為,「中國房地產泡沫開始洩氣了」。
:::::::::::::::::::::::::::::::::::::
旺報:房市泡沫造成大陸經濟硬著陸風險
2011-06-22 10:26:29
周八駿:香港房屋變政治問題 或硬著陸
2011-06-23 00:33:06
去年底事先公開斬釘截鐵.,神準預告大陸房市兔年反轉又成真
基本上第一篇:::如果大陸房市泡沫破了
這一段內文,簡直就是在說台北房市
對房市的投資或投機需求,在兩種情況下,會難以為繼。第一,通過信貸機制,把整整一代人的購買力全都吸光,甚至還透支時,就接近難以為繼了;第二,政府基於政策需要,開始收緊貨幣政策時,此一需求被約制,也難以為繼。目前的形勢是兩種情況都已存在,而且都朝不利於泡沫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後者。
本來麻,暑假到了,想休息休息,然而看見群魔公然說謊詐騙,
是可忍孰不可忍?豈能沉默不語?
想來上天恩賜先知之能,
並非徒然自私自利單謀自身之利,
幫助有緣人,遏制妖孽害人,
無論作多或做空時期,都一樣.
看看如今MO1,一個XXX無效的欄目
有多少附和者?
可笑的是旁邊擺著:XXX成交量:::::::
卻是乏人問津,沒多少回應者
明明成交量已然崩盤,是個事實,
卻還有"無效"之說
還一堆東西附和
道德之成為無物,莫此為甚.
資本市場本來就是個殘酷的戰場
然而盜亦有道
基本身為一個"人"的格調還是要有的.
各位
在本欄的開端,本人就清清楚楚說了這一段
一直以來我就強調,奢侈稅最大的效果是針對準買方,
也就是當你新買入的時候,必須面對兩成奢侈稅.
這點,再經過兩年五年十年,都不會改變的.
任何時候,新買家永遠要面對奢侈稅.
也就是說,奢侈稅的威力在於"買家"的遏止
也就是"買盤消失"
那麼,對賣方,就沒有殺傷力嗎?
絕對不是
蓋"買盤消失"就是對賣方的最大殺傷力,
當然,需要時間來發酵,
也就是"時間造成的賣方機會成本"
那麼"時間到底需要多久"?
時間的"期間"限制又有多久呢?
第一:時間需要乃是按著賣方的實力(主要是經濟支持力)
以及"單位時間成本"(主要是利率)來決定.
這點,由於房市才經過大多頭,許多賣方實力雄厚
所以需要一點時間來反應.
至於利率,不斷走升是現在的趨勢,差別在於"速度與幅度"
第二:期間多久呢?是"兩年嗎?
很容易造成的錯覺就是"兩年"蓋持有兩年就沒有被課徵奢侈稅問題,
然而這種兩年"期限"乃是站在"賣方"的角度來判斷
事實上,回歸正確角度來判斷,
應該回到"買盤消失"的原點來探討,
也就是造成買盤消失的"影響時間"
也就是"無限期的永遠"
這點才是奢侈稅真正"殺傷力"威力"所在
結論:時間站在空方,蓋奢侈稅對買家的影響
永遠存在.
Jackbless1688 wrote:
若為先見先知者何須把...(恕刪)
嗯,可惜,你就像汪洋中的一條船,隨波逐流不知所終.
蓋你沒有一個堅定的信仰.
你所言內容,前面充滿達爾文的優勝劣敗,物競天擇思想.
後面那一句:洩露天機之言,卻充滿宿命論的無奈.
不必替我擔心,
蓋
洩露天機遭天譴,原因並不在於"洩露"的行為
而在於動機的"逆天意"而"取私利"
莫要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
而
先知,天生之,天造之,天縱之,天成之.自然而然而知.
既然是從天而生,造,縱,成,全都是天之主動與作為,
動機也全是悲天憫人順天意,
何來天遣之慮???
倒是一堆妖魔鬼怪,只見眼前之小利,
無所不用其極,視道德為無物,
不知人生短暫如轉瞬
因果報應無窮盡.
可悲.
‧郭際勝 2011/05/13 17:08
炒股票都是偷偷摸摸,大張旗鼓的都有鬼,是川銀藏也不例外,叫人買進的同時,已經在盤算出貨,這種情況幾乎所有的主力大戶都在做…
股市投資早早成為國民的基本投資行為
借用郭際勝這一段話,來思考目前的台北房市,
在長多的這些年,就屬這半年來,
最多的地產建商大戶
呼籲買房,看長期多頭,鼓吹黃金十年
如果,你還搞不清楚其中意義
建議你,將所有資產換現金直接定存保平安.
再看看下面
第一季住宅 供不應求情況惡化
2011/06/23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需求高 北市屋短缺8.2萬戶
新北推案量大 過剩6萬間
2011年 06月23日
這種老調牙的東西,卻全面大篇幅聳動標題再媒體大肆報導
為何???
看看這一段內文
【張舒婷╱台北報導】內政部營建署最新統計指出,今年第1季全台總家戶數為795萬9795戶,全國住宅存量總計791萬8621戶,供給率99.49%,不足4萬1174戶。其中住宅餘絀數(住宅存量減掉家戶數)仍以台北市最少,顯示台北房屋「缺貨」逾8.2萬戶。
各位,如果你沒有辨別思考能力,受到媒體洗腦影響,
那麼,快快去搶買,大概是唯一的結論.
看到沒有,台北市缺貨超過八萬戶,意思是有八萬多戶的人口
居無屋,只能露宿街頭,蓋戶數超過住宅建物住宅房屋八萬多戶.
看看,潛在買盤多麼龐大,按每戶三人來計算,
有三十萬人不快快買房,就只能露宿街頭.
可是,真相果真如此嗎???
事實上,如果你很清楚,
這種統計數字無論其意義何在(無論有何正負相關)
其影響早早已然反映在一切現實中了
相對來看,超過八萬多戶人口在台北市,
卻沒有發生許多人露宿街頭現象,
更不存在全民因為實質居住需求而搶購
恰恰相反,實質居住需求搶購沒發生
發生的卻是"投資需求"買盤
(可惜,自從奢侈稅後,投資需求崩盤)
大量投資資金買房,只是空置等待資值.
表示目前台北市現存住宅建物總量容納所謂的"超過八萬多戶數人口",
是足足有餘的.
蓋一戶口擁有一建物住宅,
只有在"共產天堂"才可能發生,
而共產天堂,目前遠遠未來到.
再深入思考,造成台北市戶口大爆炸超過住宅建物八萬多戶,
必然有其原因理由,一旦台北市這種"獨佔"優勢原因消失,
真正會發生的現象就是
實質居住需求的崩盤.
而長期以來台北市獨佔優勢在於,資源的寡占與軌道交通的完善
最為主要
而這種獨占優勢已然逐漸消失.,
台北市超高房價的過度反應也逐漸失去其實質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