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的草包 wrote:
我也認識了幾個所謂的...(恕刪)



其實我的另一個目的也就是想討論 投資客賣房的技巧
就我跟投資客好友請教的過程中 , 發現一個小技巧
通常自住賣屋的對於房屋的坪數 ,都是地政所的資料
但是投資客買了之後 , 一定會再去地政所補登坪數
其實大家也知道 , 前一陣子新聞鬧很大, 買屋坪數不足的糾紛
新聞是坪數被地政所多算了, 導致買家多花錢買到虛擬的坪數
但是有時候你房屋坪數被地政所少算了都不知道 , 另外還有陽台坪數也可以補登
自住要賣的人都不會去注意這些小細節 , 投資客一定會想到
像之前我去看投資客好友以八百多萬賣出的物件 , 就是陽台外推把它當成客廳的一部分然後補登坪數
只要增加個2~3 坪 以台北房價來算馬上現賺 40~50 萬
當然這中間還是有些許困難 但是以投資客和地政所的人脈 通常都很簡單
我想這也是他可以賣到八百多萬的原因吧
當然他在賣房屋的時候應該不會告訴你這麼多 “眉角”
其實我覺得投資客不是眼光多準 , 或是多有勇氣危機入市
說穿了就是擁有我們不知道的資訊或關係 , 然後用不對等的資源牟取利潤
我不是說這樣不行 畢竟這也是人家的know how
也希望藉此機會大家分享一下 , 讓我們一般人可知道一些買賣房屋的“眉角”
長點知識減少被投資客用不對等資源操作的空間
afu823 wrote:
其實我認為某一方...(恕刪)


先聲明,我不是投資客也不是仲介,省的被莫名的貼標籤。

我覺得樓主不是買不起房子,而是不敢買房子。你的論調還蠻悲觀的,這世界各行各業到處都是投資客,你要怎麼防?我想要等你擁有自己的房子大概還有的等吧。

房地產投資客為什麼敢一直投資房地產?因為他們不斷的做功課先瞭解投資報酬率以及可承擔的風險,所以可以很快的做決定。試想如果當你好朋友的仲介半夜打電話給你介紹同樣的好物件,你敢買嗎?你是不是會懷疑這房子是不是有問題,嫌這二手屋為什麼房價硬是比當初預售高,猶豫買下之後是否有更好的再等你‧‧‧‧

很多買屋換屋的連自己的需求都不清楚了,更遑論怎麼去做功課,房價買高了才在叫一切都是仲介跟投資客步下的局,不是很可笑嗎?

我之前換屋時,想說如果是自己同事要買的話就依原買價售出好了。沒想到一為同事來了就先說裝潢要先扣除,因為裝潢不能當房價,然後又說既然是三年中古屋了應該至少要原價85折才合乎常理,最後再來一句是會出這個價錢‧‧‧‧我覺得這位同事的心態就是樓主現在的寫照。換個角度,當時你如果是我的話作何感想?

我最後還是依原買價賣給另一位同事,因為他事先做了功課,到處同一社區物件比價後還是回來找我。

只是一眛的罵仲介跟投資客是沒有意義的,多做功課才買到自己真正需要跟適合價位的房屋。



問題當然不再投資客!
問題在誰讓投資客的維護成本可以那麼低!
重點是在寬限期,
有投資客敢說自己繳的出本金嗎?
只要銀行一天不急著回收本金,
投資客就可以繼續在市場上囂張。
誰叫你自住客要考慮還整間房子的錢,人家只要考慮利息就好。
這是政府創造出來的不對等競爭,
換個方式想,
你捨不得在這個房價下買房就不要買啊!
發文抱怨投資客不如抱怨政府,
投資客在現在這個房價下也會怕了啦!
陸資真的會來幫他們接最後一手嗎?
所以最後的結論就是

投資客都是低買高賣,連帶的把這個地區的房價都順勢抬高.
所以正常想要買的房子只要1000萬.被一抬就變1200萬.
投資客永遠賺錢,買房子的永遠被賺兩次錢.
只有景氣不好時,投資客才有"可能"降低價錢賣.
但是那也是因為他們自己一直抬高價錢的原因才降低賣,只是變回原價賣而已,但還是沒有賠到嘛!

我花1200萬可能自己買房子+裝潢的自己很滿意.
為什麼我要花1200萬去買讓投資客賺一筆的房子呢?

不買投資客的房子+1

讓產生房價居高不下亂像的怪職業消失!!
afu823 wrote:
..其實我覺得投資客不是眼光多準 , 或是多有勇氣危機入市
說穿了就是擁有我們不知道的資訊或關係 , 然後用不對等的資源牟取利潤
我不是說這樣不行 畢竟這也是人家的know how ...(恕刪)


那你覺得這些資訊或關係值多少錢才是對等的利潤?
我一定不會買投資客的房子, 因為我不喜歡特別裝潢過的房子, 材料差, 設計沒新意, 還要浪費錢去打掉.
感覺房價還是一直在上升
現在不買以後還是會越來越貴
現在有自己的窩了
可是因需要還是會想換大一點的房子
所以依照到時市場價格
價格因該會更難入手吧
感覺還是主要便宜了投資客
還是多累積點小朋友才是
kog0824 wrote:
問題當然不再投資客!...(恕刪)


政府應該保障人民有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
當一些民生必需品 , 超過一般人民的負荷時
政府都會出來關切一下 , 房價當然也是
不要再說你可以去買花蓮房子的屁話了 , 很多人就是有不得不在台北購屋的需求
難道政府就不能保障人民要在台北購屋的需求, 而要被一些特定集團壟斷台北房價嗎
而且投資客的投資風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被我們這些不得不在台北購屋的人降低了
這也是為何投資其他東西賺錢 別人不會眼紅
但是投資台北房地產賺錢 某種程度是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其實我不想引起筆戰 這個世界不公不義的事情太多了
但是我還是要咬著牙買房子, 畢竟很多人有不得不的需要
前一陣子有人提議一人一信 , 請政府主持公道 ,我想也許也沒太多效益
大家來認真討論如何避免被投資客賺取暴利房價 也許比較有用
畢竟如果你真的想買房子, 你有相當大的機會 , 會遇到投資客的房子
遇到了你該採取何種態度 , 知道他的賺錢手法是甚麼 , 最後就算買貴了也比較心甘情願 , 而不是不明不白的被騙
我也鼓勵大家多多和房仲或是投資客交朋友, 畢竟知己知彼 , 才會百戰百勝

afu823 wrote:


政府應該保障人民...(恕刪)


我看了兩年多的房子,內湖跟民生社區的,很少有不是投資客的房子,自有屋主反而開的比投資客高。
所以我懶的去談價錢,因為我只願意花房仲講的屋主底價的八折。
資本主義社會不就這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先想想位什麼一定要"現在","今天"買房子吧!
有充足的理由,那當然是選你可以接受的房子跟房價去談,
跟投資客或自住的房子也沒關了,抵制一方反而讓你的選擇更少。
我是打定看到投資客的,殺不到我要的錢就談都不要談,
自住的開市價附近的再來誠意的談看看。
投資客可以一直在市面上吃定我們靠的也是政府的後援啦!
哪個投資客會出一千萬來賺一百萬,
當然都是出一百萬就要賺一百萬回去。
給他們這個機會的不是政府的政策還有誰?


A級物件
1.缺用錢.價格好議價
2.有利潤空間(市價500萬可以300-350萬買到).而非市價買到.再堆疊創高房價.這只會增加套牢風險.投資客吃到一次梗.也不會跟你合作了
3.投資客看屋一次就大略知道有沒有利潤.可不可買.出手快.狠.準

一樣的物件
報給自住型的消費者.
先要看座向合不合.隔局美不美.請老師算過跟命格是否可買
再帶家人覆看.............................(金額龐大當然要仔細.但等要出價時早已賣出了.)


環境不同不能相提並論.
小弟投資粗略草見
順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