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子住」跟「有房子」是兩回事吧?

心理學上需求基本分為三個層級:需要,欲望,與自我實現
小弟覺得租基本上可以滿足住的需要,買滿足擁有的欲望
而精華區的豪宅屬於自我實現的位置

若現在是租金被大漲特漲,影響住的基本需求
那的確是該大張旗鼓的反制,但現在看到的反倒是類似民粹的效應

seven-11 wrote:
或許等到某一天.當一碗清粥什麼配菜都沒有要賣30元.而一個便當卻要1萬元時就會知道該不該干預了.


不用到10000啦!一個便當500就多少人梭哈開便當店了?還擔心會漲到10000?
說真格的,台灣近20年來,房子租金大部分都是往下掉,只有房價往上漲,所以要搞到租金等同繳納貸款,我想這輩子應該是看不到的...。
什麼時候政府有"人人有屋住"的政策啦?
我目前只有看到禁止惡意炒作的政策......不知道樓主是有被害妄想症還是怎樣?
講得像當初"耕者有其田"一樣,還人人有屋住勒。

看到那些人因為政府政策使房價跌一點點就嚇到這款被害妄想,真爽!

seven-11 wrote:
或許等到某一天.當一...(恕刪)



現在的情況,是自助餐檯上擺著10元的青菜,20元的雞胸肉,但身上有30元的人自己放棄一道雞胸肉配一道青菜,跑去抗議雞腿賣50元太貴。



現狀是什麼,就該討論什麼,假設性的極端不會解決任何問題。


CSIL wrote:
現在的情況,是自助餐...(恕刪)

我認為你一開始那篇才是假設姓的問題。

目前政策根本不是要讓大家有房子,或是有房子住。

根本只是要遏止惡意炒作而已。

pokkys wrote:
什麼時候政府有"人人有屋住"的政策啦?
我目前只有看到禁止惡意炒作的政策......不知道樓主是有被害妄想症還是怎樣?
...(恕刪)


+1
對啊,你有誤解政策的本意嗎?

防止惡意炒作不是只有台灣,其他國家都有,有些歪風就是要干預,不然我們繳稅要幹嘛?就是要政府管管這些


CSIL wrote:
小弟沒錢買車,所以每...(恕刪)


看完這篇


才深刻感受


有人有錢、有人會窮,不是沒有原因的。



以前許多當社工的朋友都跟我抱怨,
不少社會邊緣人真正的問題,
都是在於一天到晚"等待"別人給自己福利...
好像拿到好處都是天經地義,最後就擺爛了~ 永遠窮下去,怪誰?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建議樓主可以改去炒 "汽車", 炒名牌包, 炒黃金, 我想就沒人反對了!

以房地產業界自己說的, 台灣房子的自住率高達8成多, 那麼只剩下不到2成的人沒房子,

如果房子不能當做炒做的標地時, 需求會有那麼多嗎?

扣掉炒做的成份後, 只統計自住的需求情況下, 其實台灣北部的房價根本不會那麼高!

追根究底房價高的最原始原因就是有人只把房子當炒做標的而不是真的要住!

拿每個人生活的空間來炒作,滿足少數人的投資目的....雖然合法....但.....很不道德!

去炒"汽車", 炒"名牌包", 炒"黃金", 我想就沒人反對了!


如果我有那麼多可用來炒房子的錢, 我寧願去炒一些股票啦, 黃金啦!

缺德的事還是少做!

不道德!不道德!不道德!不道德!不道德!不道德! 缺德!缺德!缺德!缺德!缺德!缺德!缺德!缺德!
認真反問開版大大 用你交通的例子

如果捷運現在每搭一次 五百起跳

計程車 一千起跳

凡是 人過 車過 個紅綠燈 一百

台北所有交通都高到讓你無法承受 無法選擇

高雄捷運跟現在一樣價錢

你願意來高雄搭嗎


基本上 台北周圍 整個被炒高 這是哄抬價錢

屯糧有罪 屯房我想也可以判個罪也比較好


當然首都工作機會大 錢比較多 正常 但是房價已到超標了

政府出手干預也很正常 股市都可以干預了 房市為何不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