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薪資所得分布看房價問題 Part 2

其實現在台北市的房價 就是台北市民也是80%買不起!
很多在此嘴砲的人 即使在台北有房子 也是多年前房價合理時買的

我會這麼說 是因為我認識的親友和同事都是如此

現在的價格就是泡沫價格
我剛入社會時 也正是上一次泡沫經濟時

後來泡沫破滅 同年紀的同學 兄弟 就大多數都買了房子

現在泡沫價格買不起 是正常的
等他泡沫破滅 就是買房子的時機到了

現在利率低 是投機客炒房的時機 因為成本低
但是自己要住的人 你不是只要付利息
還要攤還本金耶
所以年所得10倍以上的房價 是不可能負擔的
這是很簡單的數學問題

我同事 唯一買在近兩三年高點的 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現在正在賣房子
你能做的就是下次換人做做看
走了一個貪污的
來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
甚麼都漲

人家當總統一個月幾十萬當然----感受不到死老百姓的痛苦

該死的米虫----------------------真該死-------只顧自己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樓主的憂心我有過!!
身邊的朋友都買房了,有的賺有的賠,更多的是遲遲買不下去的朋友,跟著家人住在一起~
看著別人在房貸中浮浮沉沉,我自己做了一個應用題,真的建議想買房的朋友要試算自己的能力,自己衡量何者為重,怎麼取捨再去作決定,不要人云亦云,畢竟收入不是自己想說要上升就會上升,房子買貴了是自己要背的,而房子賺錢了,也不用拿出來分
我做完這個應用題以後,自己知道能買怎樣房子不會翻船,心中踏實一些了~
底下的數字都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況做調整,這數字也不是我的實際狀況,也不用轟我不是有錢人還是要提升自己的收入,這都不是回文的重點.....

夫妻兩合併收入每個月為10萬,
"假設"一年的獎金有2個月,所以一年家戶總收入為140萬
"假設"以家收入的30%作為房貸基礎,所以每年可以提共償還房貸的金額為:42萬
"假設"此家庭有200萬自備款
問那這戶人家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呢??

此計算題還需要列入
銀行貸款利率:以2%略計
還款年限:以20年為限
寬限期:無
還款方式 本息攤還
進行試算:
得到:可貸款金額為六百萬元,其中一百萬是利息,實借到五百萬,再加先前設定兩百萬的自備款
約略可算出這個家庭在每個月支出30%的房貸下,可以買到總價700萬左右的房子
(房貸利率有很多種組合,可上各大房仲網站自己試算看看)

所以選項可以是
1. 七百萬買市區的小套房,接下來就要考慮全家住不住得進去~
2. 七百萬可以買郊區的三房兩廳,接下來就要考慮交通的方便性~
3. 回家跟爸媽拿多一點自備款
4. 縮衣節食,把每月負擔30%的房貸比例調高為X%
5. 提高家收入,或逼老闆要給30個月的年終獎金~
6. 跟父母住,接受三代同堂會有的壓力跟喜悅..........
選項很多,依照自己"能承受的得與失"去想,就不會迷失了~

不過以上數字很多都是可變化的,那這個試算到底有甚麼意義呢?

對我來講:
1. 若喜歡的房子要到四五千萬,肯定這輩子沒有中樂透是不會買得起的,就不用再一直期待房價大崩盤這種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2. 而一千多萬的房子,大概會有兩三百萬的風險存在,這時候就要考量自己受不受得住這個缺口,免得翻船
3. 可以衡量現在這階段買房子好? 還是租房子好? 撐不撐得住這波高房價? 還是買能力所及的房子就好?

其實說穿了就是秤秤自己的斤兩,再決定要不要靠爸還是作發財夢啦~
所以試算完,我們決定按兵不動,先存錢提高自己的自備款,個人是不大相信"只有上去沒有下來"這種事情,但是我要準備好機會來臨的時候有子彈,謹以此文分享給跟我一樣領死薪水的小老百姓.....
我們不一定買得了房子,但是一定不能被房子給拖垮!


esmile007 wrote:
所以試算完,我們決定按兵不動,先存錢提高自己的自備款,個人是不大相信"只有上去沒有下來"這種事情,但是我要準備好機會來臨的時候有子彈,謹以此文分享給跟我一樣領死薪水的小老百姓.....
我們不一定買得了房子,但是一定不能被房子給拖垮!...(恕刪)

等候..先租..再看..後買..
算是現階段不錯的建議..
davidhavefun wrote:
第一個部分是自己努力賺錢,做好投資的規劃,為自己與下一代做好準備...(恕刪)

坦白說..我已經不會指望下一代孝養..
他們能自立活得快樂就好..
但是..我也需要儲存退休準備..
可不可以..不要把靠爸..當作理所當然來說呢?

說到這裡..很多人以為..自己有房..所以有賺..
但是..影響到下一代..最後還是影響到自己..
靠爸的呼聲這麼高..坦白說..壓力也大..
另外..那些沒爸可靠的..又怎辦?

唉..別以為高房價..只有年輕受害..老了就知道..
e大說得太棒了~
其實我們是有許多選擇的
只是看自己該如何取捨...
------
目前我們是把貸款比例從30%->45%
縮衣節食
等到小孩子大一點去上學
另一半去工作
大概又可以把貸款比例從45%->28%
No14 wrote:
其實現在台北市的房價 就是台北市民也是80%買不起!
很多在此嘴砲的人 即使在台北有房子 也是多年前房價合理時買的

我會這麼說 是因為我認識的親友和同事都是如此

現在的價格就是泡沫價格
我剛入社會時 也正是上一次泡沫經濟時

後來泡沫破滅 同年紀的同學 兄弟 就大多數都買了房子

現在泡沫價格買不起 是正常的
等他泡沫破滅 就是買房子的時機到了

現在利率低 是投機客炒房的時機 因為成本低
但是自己要住的人 你不是只要付利息
還要攤還本金耶
所以年所得10倍以上的房價 是不可能負擔的
這是很簡單的數學問題

...(恕刪)



這是我看到比較實際的留言

上面看到好多回覆,但腦中卻充滿著一些問號
例如:
年薪兩百萬以上再來買~~能保障二十年的年薪都在兩百萬以上??
搬離雙北~~來雙北的人很多都是外地來討生活的,因為工作機會比較多,所以搬離雙北???

民國7X年 房地產大漲時
很多人講話也是如此 花錢更是大氣---引用
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也有這種旋風,後來很多死的很慘
現在跟那時候的狀況還有些差別,就是人口結構的轉變
又下面圖表可以看出一個現象,7X房地產再漲,那時候大概是4X~5X出生的人口在支撐,等到55出生的時候下跌了一段,當時就跟9X的房地產低迷差不多,後來到了65以後又往上拉,房地產也走一波到現在
從70出生以後反映的那一波看起來對照會是最近幾年的事情




台北縣市的需求,跟人口集中是有關係的,而人口集中主要的原因是工作機會
這有很多政府機關公務人員,很多商業行為,以及園區來提供工作機會
不過這種現象,已經慢慢再轉變,大企業的出走,帶走大量的工作機會,人口的減少,減少了居住的需求
再觀察幾年 應該會更明顯 說不定現在的情況 就像股市上萬點一樣群魔亂舞
在股市有個很好賺錢的法則,在5000點以下慢慢買一些績優股,在8000點以上慢慢賣出
通常都是獲利倍數的機會,相反在萬點買進的,通常套牢的機會也是最高的
不知道房價 是否也會跟這個一樣的情況走下去

ganman wrote:
坦白說..我已經不會...(恕刪)

不會啊, 那個Lixxy2的好像70幾歲了耶, 每天都在這個版活耀的很. 活到老炒到老
北市房貴、物價也貴,
出門停個車要繳停車費,不小心亂停則要繳更高的罰單費...
到處都要花錢,卻到處都是人...

若不是工作地在此,還真不想住這裡。
但是話說回來,若不在這裡找工作,可能沒工作...
這才是無奈的地方...

台北房子是祖產老本也?炒作商品也?
保值商品?必需品?消耗品?奢侈品?

如果把台北房子支出當成一般生活花費,
付租金,但不買,
如同吃豬肉,但不買農場。

若有一天,爆發口蹄疫,那我們就改吃雞肉,
錢給養豬的賺,風險也給他們擔。

這樣可能心裡會好一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